

1.
亦作“龎”。
2.
形容器物堅實。
1.出自《淮南子·泛論訓》古者民醇,工龐,商樸,女重。
3.
面龐。參見“龐兒”、“龐道”。
1.出自《黃鐘宮》曲則為他撇正龐甜,引的人魂離殼。
2.出自《琵琶記·書館悲逢》須知道仲尼陽虎一般龐。
4.
象聲詞。參見“龐龐”。
1.出自《通俗編·聲音·龐龐》疊鼓鬧龐龐。
5.
用同“庬”。多而雜。參見“龐眉”、“龐雜”。
1.出自《送廬山衲僧》詩路人爭得識,空仰鬢眉龐。
2.出自《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將軍第》詩圣澤滂沛蔓綿絡,風淳俗龐法度約。
6.
姓。戰國魏有龐涓。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1.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
7.
大。
1.出自《國語·周語上》敦龐純固,於是乎成。
1.見"慨慷"。
1.亦作"慨忼"。
2.感慨。
3.情緒激昂。
1.感慨嘆息。
1.猶憤慨。
1.感嘆仰慕。
1.感慨懷念。
1.慨然允諾。
1.憤激而懇切。
1.感慨悲傷。
1.慷慨爽朗。
1.感慨嘆息。
1.慨嘆惋惜。
1.慨嘆想念。
慷慨地應許~捐助百萬巨資。
1.見"俊乿"。
1.黃連木制的床。
1.典范;法則。
2.猶效法。
3.楷書之法。
1.典范,模范。
1.指隸書『魏時以隸書為楷法,故稱。
2.楷書與隸書。
1.即黃連木。
1.同"楷式"。
漢字字體的一種,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它是由隸書演變來的。也叫正楷。
1.猶楷模。
1.端正秀麗。
1.法式,楷模。
1.端正,工整。
1.指篆書。
1.楷書,正楷字。
1.古國名。
1.坎坷不平。
1.好鐵。
1.南風。
1.《史記.樂書》"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南風謂之颽,后因以"颽潤"指帝澤皇恩。
1.猶言同仇敵愾。
1.感慨貌;嘆息貌。
1.嘆息。
1.象聲詞。
1.咳喘氣逆。
1.猶謦欬。咳嗽聲。
1.咳嗽。
1.比喻聲音﹐談吐。
2.形容不費力氣或時間短暫。
1.比喻言談精當﹐議論高明或文詞優美。語本《莊子.秋水》"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
1.感慨的樣子。
1.嘆息。
1.指天然的黃銅礦或自然銅。
2.指銅與爐甘石(菱鋅礦)共煉而成的黃銅。
1.同"鎎石"。
1.黃銅。
1.見"刊版"。
1.亦作"刊板"。
2.刻版或排版。
刻本原~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