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鳥獸昆蟲叫。
1.出自《易·中孚》鶴鳴在陰,其子和之。
2.出自《楚辭·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鳴。
3.出自《秋懷》詩寒蟬暫寂寞,蟋蟀鳴自恣。
4.出自《浮湘行》揚波擊汰雙櫓獰,轆轤引笮如牛鳴。
5.出自《新兒女英雄續傳》一聲蟬叫,幾聲蛙鳴。
2.
發出聲響。
1.出自《墨子·非儒下》君子若鐘,擊之則鳴,弗擊不鳴。
2.出自《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球鏘鳴兮琳瑯。
3.出自《贈范金鄉》詩百里雞犬靜,千廬機杼鳴。
4.出自《沖天將軍》當她倆于細樂聲中,笑容莞爾、飄飖若飛地踩著斜繩,登上高約一丈,相距四丈、兩柱之間系著絲繩的繩上時,又博得了陣陣雷鳴般的采聲。
3.
使物發聲。
1.出自《孟子·離婁上》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2.出自《答晝上人止讒作》詩俗侶唱《桃葉》,隱士鳴桂琴。
3.出自《前茅·前進曲》點起我們的火炬,鳴起我們的金鉦。
4.
猶震驚,驚動。
1.出自《說苑·立節》雍門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鳴吾君也。”
2.出自《老將行》愿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5.
呼喚。
1.出自《列子·黃帝》飲則相攜,食則鳴群。
2.出自《名都篇》鳴儔嘯匹旅,列坐竟長筵。
6.
呼吁。
1.出自《革命軍》吾于是鳴于我同胞前曰:“革命之教育。”
7.
表示申告。參見“鳴官”。
1.出自《聊齋志異·王成》早起,將作歸計,啟視囊中,則金亡矣。驚告主人,主人無所為計。或勸鳴官,責主人償。
2.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偶見鄰婦與少年語,遽告其夫。夫偵之有跡,因伺其私會駢斬之,攜首鳴官。
8.
言說;稱說。
1.出自《莊子·德充符》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
2.出自《寄贈胡先生》詩獨鳴道德驚此民,民之聞者源源來。
3.出自《〈傅天集〉序》實與在廷諸臣簌簌喈喈,同鳴國家之盛。
9.
發表(意見);抒發(感情)。
1.出自《送孟東野序》周之衰,孔子之徒鳴之,其聲大而遠。
2.出自《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詞萬恨千情,各自無聊各自鳴。
3.出自《題程小泉先生畫冊》詩展卷托長言,用以鳴相思。
10.
著稱,聞名。
1.出自《雙六頭賦送李參軍》詩朝影入平川,川長復垂柳。明年有一擲兮,君不先鳴誰先鳴!
2.出自《桯史·劉改之詩詞》廬陵劉改之過以詩鳴江西。
3.出自《郎潛紀聞》漁洋先生以詩鳴海內,而風骨亦自不可及。
11.
聲音高響。
1.出自《朝野僉載》頃漁人網得一石甚鳴,擊之聲聞數十里。
12.
通“明”。
1.出自《文選·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鳴而圣人出。
1.常綠喬木﹐主干聳直﹐側枝平展輪生﹐小枝下垂﹐葉為針形﹐樹冠若塔﹐故又稱為"寳塔松"。為著名觀賞植物。
1.雪白。
1.比喻純凈清涼的泉水。
1.即冬筍。
1.御雪的蓑衣。
1.喻高潔。
1.古臺名。故址在今河南開封東南。
1.水中砂石堆。因呈白色﹐故稱。
1.水清見底的水潭。
1.優質茶葉泡的茶水。
1.宋蘇軾在黃州﹐寓居臨皋亭﹐就東坡筑雪堂。故址在今湖北省黃州市東。
1.波濤。
2.指連綿起伏的深厚積雪。
3.指湯色鮮白的茶水。
1.揩拭桃子。
2.水果名。
1.即白藤。也省稱藤。可捆束和編制器物。
2.紙名。
1.擦拭眼淚。
2.晶瑩淚珠。
1.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讀書。
1.方言。冰棍兒。
1.白兔。
2.指月亮。
1.積雪的洞穴。
2.積雪的洼地﹑谷地。
1.大雪封門的房屋。隱者或僧侶的住房。
2.像雪堆成的房屋。
3.積雪之屋。
4.雪光映照的屋子。
1.雪覆蓋著的溪流。
2.指晉王徽之雪夜至剡溪訪戴逵事。
3.金王庭筠號。
1.我國西北雪山地帶出產的一種形似蝦蟆﹐遍體有金錢紋的生物。中醫用來入藥。
1.猶冰弦。琴弦的美稱。
多年積雪區的下界。雪線以上的降雪量大于融雪量而成為多年積雪(或永久積雪)。一般緯度高的地方雪線低,緯度低的地方雪線高;濕潤的地方雪線低,干燥的地方雪線高。
1.雪和霰。亦偏指雪。
1.多雪的地區。
1.指酒。
2.香名。
3.白花。
4.茶名。
5.形容美女皮膚白嫩而散發出香氣。
1.涂以香料的白色扇子。
1.即新竹。因竹上有濃厚的白粉﹐故稱。
1.雪景引起的興致。
2.雪夜訪友的興致。用晉王徽之雪夜訪戴逵典﹐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
1.白色的杏花。
1.積雪的峰巒。
1.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后因以"雪絮"稱柳絮。
2.稱雪。
1.積雪壓著。
2.喻嚴酷的折磨﹑迫害。
3.積雪垂直作用在物體上的壓強。
1.白芽茶。產于峨眉。
2.指芹菜接近根部的那一段。因色白﹐故稱。
1.積雪揚起而形成的迷霧。
1.積雪的山巖。
1.將下雪時﹐有陽光從云縫中穿透。這種穿透陽光的云隙稱雪眼。
1.光潔明麗。
1.積雪的原野。
1.覆蓋在葉子上的雪。
2.茶葉名。
1.指宋太祖趙匡胤雪夜走訪大臣趙普商談國事的故事。見《宋史.趙普傳》◇用為天子訪問大臣之典。
1.白色的羽毛。
2.即雪衣女。
3.泛指某些白色的鳥類。(1)白鷺。宋蘇軾《新年》詩之二"北渚集群鷺,新年何所之……何當禁畢弋,看引雪衣兒。"宋范成大《題》詩"一江秋色無人問,盡屬風標兩雪衣。"(2)鴿。宋蘇軾《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詩之二"去年柳絮飛時節,記得金籠放雪衣。"自注"杭人以放鴿為太守壽。"
4.白色衣服。
1.即雪衣女。
1.白鸚鵡。
1.指酒。酒面浮蟻色白﹐故稱。
1.將欲下雪的景象。
2.猶寒意。
3.指高潔的情致。
1.積雪消融。
2.佛教語。指廁所。傳說雪竇山的明覺禪仙曾在杭州靈隱寺打掃廁所﹐故有此稱。
1.白色的花。
2.雪花狀的花飾。
3.名茶名。
1.指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