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常綠喬木﹐主干聳直﹐側枝平展輪生﹐小枝下垂﹐葉為針形﹐樹冠若塔﹐故又稱為"寳塔松"。為著名觀賞植物。
1.親戚友好。
1.憂恨。
1.外戚和宦官。
1.相傳一種月出葉展的蓮花。
1.古代祭名。遙祭山川地祇之禮。
2.遙望祭祀。
1.盼望豐收。
2.滿一歲。即周歲。
1.輪船的駕駛臺。
2.看臺﹐瞭望臺。
1.比喻事不可為。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仆以為戴盆何以望天?"
1.指無水源﹐僅靠自然降水耕作的田。
1.附在渾天儀上的一種窺管﹐用以觀察天體。
1.盼頭;希望。頭﹐名詞詞尾。
1.出乎意料之外。
1.瞻望貌;依戀貌。
2.失望貌;掃興貌。
3.急切盼望貌。
4.猶看看。
5.指探望。
1.探視安慰。
1.見"望文生義"。
1.不推求詞句的確切涵義﹐只從字面上去附會﹐作出錯誤的解釋。
1.中醫診斷疾病的四種方法觀氣色﹐聽聲息﹐問癥狀﹐按脈象∠稱四診。
1.古臺名。
1.謂軍行不帶糧草﹐隨處就食。
1.見"望屋而食"。
1.通常指舊歷十五日的晩上。
1.望見故鄉;遙望故鄉。亦借指思鄉。
1.猶望鄉臺。
1.古館名。
1.稱古人久戍不歸或流落外地﹐往住登高或筑臺以眺望故鄉之處。
2.舊時迷信﹐謂陰間有望鄉臺﹐人死后鬼魂可登臺眺望陽世家中情況。亦借指陰間。
1.思慕。
1.指勸耕的時節。語本《泛勝之書.耕田》"望杏花落﹐復耕。"
1.謂臣民﹑妃嬪希望皇帝臨幸。
2.希望僥幸之事。
1.見"望峯息心"。
1.猶懸念。
1.聲望清高。
1.怨言。
1.古祭名。猶望祀﹐惟禮有詳略不同。
2.西域地名。即今阿富汗喀布爾西北之巴米安。
1.遠眺的眼睛;盼望的眼睛。
1.形容掛念盼望急切的樣子。
1.見"望眼欲穿"。
也作望眼將穿”。望得眼睛都要穿了。形容盼望的急切盼與老朋友團聚,真有些望眼欲穿了。
1.亦作"望洋"﹑"望佯"﹑"望陽"。仰視貌;遠視貌。
2.猶仿佯。參見"望游"。
1.見"望羊"。
1.見"望羊"。
1.見"望羊"。
2.見"望洋而嘆"。
1.亦作"望洋而嘆"。
2.比喻看見他人偉大而慨嘆自己渺小或處理一件事而慨嘆力量不足。語本《莊子.秋水》秋水漲時河兩岸間不辨牛馬∮伯以天下之美為盡在此。乃順流下至北海﹐更是一片汪洋。于是河伯"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莊子·秋水》載河神到海邊,看到無邊無際的大海,望洋向若而嘆”(若海神名),感嘆自己的渺小◇遂用望洋興嘆”比喻做一件事因力量不夠而無可奈何。
1.農歷十五日之夜。
1.秦代宮名。故址在今陜西省涇陽縣東南﹐因東北臨涇水以望北夷﹐故名。秦末﹐趙高迫殺秦二世于此。
1.迎合在上者的意旨。
1.祭禮儀節之一。
1.謂觀察事物的表象即能測知其實質。
1.猶仿佯。
1.鱭魚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