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蔡伯世韻二首 其一
鉅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祇相宜。還收北伐六奇計,歸作東游五勝詩。千里云山通夢想,十年笑語隔心期。擬憑浩蕩長江水,日落煙寒寄所思。
鉅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祇相宜。還收北伐六奇計,歸作東游五勝詩。千里云山通夢想,十年笑語隔心期。擬憑浩蕩長江水,日落煙寒寄所思。
白萍紅蓼碧江涯,
日暖雙雙立睡時。
顧揭金籠放歸去,
卻隨沙鶴斗輕絲。
一雨秋涼爽氣新,秋聲栗栗轉傷神。根株半載培多少,倏忽流光不待人。
刊刪理障覓天根,心體昭昭會一原。歲暮更宜深燕養,莫埋書冊動風幡。
觀云聽雨逐番新,清晝綠蔭更可人。滿眼個中無限趣,當窗憩久樂天真。
心遠不妨車馬過,地偏漸聽月風來。參差竹木皆清景,唯有梅枝手自栽。
大禹圣人惜寸陰,嗟我悠悠老已侵。七年病蓄三年艾,猶勝龍鐘轉陸沉。
硬著脊梁休放肩,肩挑重負路漫延。生前氣力無停歇,一息奄奄尚向前。
寤寐前修相感深,一巾衣缽此傳心。叮嚀莫問如來界,本體工夫在此尋。
天下無如聞道樂,人間惟有養心高。煙花過眼須臾滅,明德馨香萬古牢。
逆境須同順境寬,熟仁堅志這中觀。英雄何限經坷坎,一片精光本自完。
老年隨分做工夫,黃卷靜披世味無。倦整池邊春睡足,憑欄遙看鳥相呼。
此身終老太平年,何事修真顛倒顛。但得開顏隨日賞,醉眠花下也神仙。
野花幽草滿庭除,生意綿綿接太虛。獨坐空齋無一事,呼童三徑樂教鋤。
何思何慮只寂然,由來習靜類修禪。一去無多路□□,直啟玄關叩洞天。
此老絕蕭灑,
久參曹洞禪。
胸中有丘壑,
左手取山川。
樹小風聲細,
巖深日影圓。
江湖不歸客,
相對一茫然。
云南正月半,楊柳青滿湖。浮舟出郡郭,逌然如畫圖。
汪汪千頃波,晴沙暢平鋪。和風弄舞燕,微瀾漾浮鳧。
赤腳兩槳女,妙稱樗散徒。踏舷唱小梅,浩氣淩八區。
沐氏舊西園,宛在似篷壺。早樹發初綠,粉墻明精廬。
諸漁集門曲,幽清無鳥呼。何人構層樓,倒映水府居。
憑闌縱周眺,心目乃以舒。群山從北來,柘城煙有無。
九十九水竇,足鍤十萬夫。夕陽轉西山,巖觀正模糊。
何處昆陽州,風帆盡南趨。俯仰一杯酒,襟懷千載馀。
霸業垂掃盡,蒼茫留此潴。海風送黃鶴,思便朝清都。
弟妹各牽衣,白云不可呼。長嘯動歸橈,月上東城隅。
珠鳧玉雁又成埃,
斑竹臨江首重回。
猶憶年時寒食祭,
天家一騎捧香來。
橫笛高樓夜已闌,
滿襟風露過長干。
碧城十二清于水,
只恐嫦娥不耐寒。
朱明增酷烈,
離垢想清芬。
槐蔭留長日,
山房接斷云。
園蔬經雨摘,
村酒隔籬分。
風味宛如昨,
孤吟悵夕曛。
莼絲菰米及時鮮,
便擬吳淞買釣船。
唳鶴灘聲來枕畔,
橫云山翠落檐前。
談諧名理青松塵,
鈔借奇書白玉箋。
閒到四賢祠下坐,
竹風青冷月孤圓。
劍南詩思聽春雨,
慷慨還歌結客行。
誰向騷壇飛一騎,
高吟喚起草雞聲。
梅子青青杏子紅,
繞城荷葉已掀風。
莫嫌春盡無花柳,
猶得清樽阿堵中。
選石不能聲,玲瓏對窗牖。
欲清俗客談,還覓泗濱友。
弟也習音樂,一室自鳴球。
五月候夷則,黃鐘律應不。
水榻年深坐欲穿,
西齋蕭散學安禪。
石參藥銚初分火,
雪擁茶壚旋汲泉。
結駟不來蓬藋下,
浮云猶傍曲肱前。
惟有同官能問病,
支離時誦養生篇。
江雨紅垂荊樹花,草堂千里夢京華。無人為續池塘句,長向春風憶謝家。
風雨長安旅食孤,夜窗燈火說江湖。紅塵下馬東城路,來看饒家友愛圖。
見日值君病,別來彌復思。
閉門晚花落,曳杖青山期。
世味歸田錄,秋懷愈瘧詩。
故人如問訊,心事岳云知。
結廬在幽境,瀟灑遠蹄輪。
誰去蓬萊島,迥在弱水濱。
開窗泉瑩澈,當戶山嶙峋。
中貯萬卷書,奎光燭蒼旻。
于焉教諸子,古訓良具陳。
圣賢宛在目,千載如相親。
桂林有喬枝,溟海無涸鱗。
接武佐明主,非徒席上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