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饒貢士友愛堂卷
江雨紅垂荊樹花,草堂千里夢京華。無人為續池塘句,長向春風憶謝家。
風雨長安旅食孤,夜窗燈火說江湖。紅塵下馬東城路,來看饒家友愛圖。
江雨紅垂荊樹花,草堂千里夢京華。無人為續池塘句,長向春風憶謝家。
風雨長安旅食孤,夜窗燈火說江湖。紅塵下馬東城路,來看饒家友愛圖。
江邊細雨中,荊樹的紅花垂落;千里外的草堂里,我夢到了京城。無人能續寫池塘的詩句,只能在春風中長久回憶謝家。長安的風雨里,旅居生活孤獨;夜窗下燈火中,談論著江湖舊事。在紅塵中于東城路下馬,特來觀看饒家的友愛圖。
荊樹花:荊樹常被用作兄弟和睦的象征,如“荊樹生花”典故喻兄弟同氣連枝。
池塘句: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名句,代指清新自然的詩作或兄弟間的雅趣。
謝家:此處或借指饒氏家族,亦暗含對其賢德門風的贊譽。
紅塵:指繁華的塵世,與“旅食孤”形成對比,突出漂泊感。
友愛圖:即饒貢士“友愛堂”中描繪家族和睦的圖畫或象征物。
此詩應為詩人為饒貢士“友愛堂”題卷所作。饒貢士以“友愛”名堂,彰顯家族兄弟和睦。詩人或在旅經京城時,受其請托,結合自身漂泊經歷,借景抒情寫下此詩,既贊饒氏門風,亦寄寓對溫情的向往。
全詩通過描繪旅途見聞與夢境,以“荊樹花”“友愛圖”等意象為核心,贊美饒氏兄弟友愛,同時融入詩人漂泊中的孤獨感,情感真摯,語言平實,是一首典型的題畫寄情之作。
才名偏得鳳凰心,肯即雙雙果玉琴。青鳥使來王母國,綠衣人出女香林。袖中玉斗羊脂滑,床上銅壚翠色深。暇日每將黃熟揀,珠蘭薰曬比兼金。
元王溷大歷,矯矯獨楊公。所以白麻下,弇然素絲風。騶呵京兆削,粉黛汾陽空。雖憐奪之早,高名翻得終。
浦帆貪利涉,乘夜度靈羊。欲雨云情重,看山客思忙。數聲寒狖嘯,兩岸春花香。瞬息崧臺道,諸峰接渺茫。
霏微三日雨如秋,膏澤東南數百州。萬物油然生意足,不知還解報君不。
高唐與巫山,參差郁相望。灼爍在云間,氛氳出霞上。散雨收夕臺,行云卷晨障。出沒不易期,嬋娟以悵惆。
丕承三后績,盛烈古難陪。納諫書囊集,談經殿閣開。御弧圓月滿,宸翰舞鸞回。冠劍雖歸葬,英風萬祀恢。
憶昨登廊廟,忠言達帝聰。所思惟盡瘁,敢復計成功。半世江湖上,千憂寤寐中。汗青誰秉筆,請考眾言公。國恥臣當死,公家二世心。忍看垂絕筆,誰續斷弦音。精爽今如在,衣冠恨更深。卻嗟蜍與志,處世漫侵尋。平日多奇節,中間似富公。天從廬墓請,人說救荒功。辛苦培邦本,雍容遏亂鋒。文傳遺奏切,更過子囊忠。曾是南荊地,他年竹馬迎。旌旂嚴騎士,弧矢盛民兵。細考規摹舊,還知節制明。思公如峴首,同我淚縱橫。
江左佳人說莫愁,逢君慷慨問壚頭。六朝勝跡無尋處,湖上猶傳舊酒樓。
將父情既遑,與子誼非薄。暫辭紫閣歡,歸戀庭闈樂。景風自南來,動我杯中酌。相送入關門,悠然滿函谷。函谷連蜀城,恃險豈長略。子有經世言,銘之在劍閣。
湖上重來憶舊觀,百花添得幾分顏?茗煙依約起前灣。十里新痕堤畔水,一簾微影雨中山。斯人去后盡闌珊。
種得蘇耽橘,齋前綠滿行。樹深苔石古,花落井泉香。藥籠參苓富,蕓窗歲月長。傳家陰騭厚,著效有奇方。
白日燭天被八方,穴鳳藪龍來游翔。三事庶尹萬友邦,靡尸不鰥徵俊良。將作少府六局坊,一切報罷諸不詳。封墓式閭直諫彰,四門大辟晨煌煌。皂囊白簡紛縱橫,單于谷蠡左右王。解辮頓顙稱恐惶,鯨鯢戢甲波不揚。公卿上壽報舉觴,隆慶天子坐明堂。
綠蔭青子嘆盟寒,語到忘情漏欲殘。孤鏡任教雙發改,一尊重作廿年看。朱門滾滾論交早,白首紛紛閱世難。卻怪塵機猶未息,頓將心境向誰安。
天風吹散鐵橋花,白日江門臥釣槎。欲問煙波舊消息,藤蓑今去落誰家。
又是三年別,新來百感增。薰蕕安可問,枘鑿苦難勝。白發落垂盡,青山歸未能。故人贈佳句,擬報玉壺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