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來陽伯常脩之薛允執高大克石復樸偕計
塔寺重新帶映虹,題名曾報五人同。秋深桂闕輪爭綵,春暖桃花浪欲紅。行見成龍為云雨,應歌鳴鳳集梧桐。重令百二山河重,肯負周王棫樸功。
塔寺重新帶映虹,題名曾報五人同。秋深桂闕輪爭綵,春暖桃花浪欲紅。行見成龍為云雨,應歌鳴鳳集梧桐。重令百二山河重,肯負周王棫樸功。
廣漢川原迥,重江秋水多。
橋邊金作鴈,湖上酒如鵝。
豈有雒書出,轉添巴字訛。
泥涂滯行客,之子惜經過。
高軒得意翔云間,妙畫匿跡縑素殘。
柱頭老丁留語后,兀兀無趾如叔山。
不妨萬里戢六翮,顧步下啄芝田寬。
方舟惜鶴并惜畫,一夔之足萬金價。
莫將凡筆補丹青,謬作身輕一鳥下。
去年別津鄉,兩岸麥離離。親戚知我行,曉出相追隨。
系船五里沙,江水清漣漪。俯窺皆白石,綠色可染衣。
何以謝送者,呼酒聊共持。放杯不忍去,看我船解維。
至今念其處,歲月忽如馳。還復見薺麥,青青滿陵陂。
桃李亦盡開,風吹總成泥。一歲春一來,少留能幾時。
乃若遠行客,日夜只欲歸。正須勤往游,步遶芳菲枝。
釃渠引微流,浮萍已生池。無事但日飲,更賦涉園詩。
久聞光明山,下有太古雪。
大冬劇嚴凝,厚地愈融結。
崢嶸成層冰,千歲終不滅。
野翁因??荒,得此走城闕。
初非人磨礲,真是天剞劂。
形模如圭長,顏色逾玉潔。
巨細皆晶熒,表里俱洞澈。
或疑普賢化,誰得昆吾切。
太陽一照曜,神光時發越。
誠宜置宴坐,相伴修白業。
可配寒露壺,清泠濯明月。
神州久陸沈,遂作蛇豕墟。諸公頗憤激,日上平邊書。
覽書帝震怒,欲下雷霆誅。金城筑三洲,戈船浮五湖。
要令境土復,再似祖宗初。誰其為民言,世獨無郇模。
師克非在眾,正當戒不虞。討論惟甲兵,此豈戰所須。
代思伊尹相,語憶皋陶都。皮亡毛安附,體肆心自舒。
正宜詢褐父,難以訪綺襦。君今幸得用,出駕班輪車。
為民盍盡言,軒冕真塊蘇。區區但投劾,何貴于為儒。
春秋置桉上,開卷一軒渠。儻能遵伯禽,焉在獲僑如。
君如歷塊馬,萬里當霜蹄。今為繞枝鵲,終夕未安棲。
二年三見過,每至醉似泥。我貧觴豆薄,飯豆兼羹藜。
汲碧云雨硤,擷青風露畦。焉能效季倫,咄嗟辦?薺。
君婦工烹調,刀幾勞柔荑。昔嘗留我飯,鮮腴出中閨。
慎勿笑粢糲,平生把鉏犁。朝來忽告別,復指巴渝西。
借問王內史,何時游會稽。
玻璃江深麥初熟,引水細舂比炊玉。
老守齋缽自有余,端為吾民憂不足。
荔枝堂前紅數栽,倚樹讀書門不開。
收麥入廚催釀酒,客問遣騎何時來。
遲回不忍去,復作抱衾留。
斷續云間雨,蕭騷木末秋。
勞生那有此,漸老欲相投。
最愛千山暮,鐘鳴處處幽。
升堂惟光,千乘惟權。
陵暴知非,委質可賢。
折獄言簡,結纓禮全。
惡言不耳,仲尼頼焉。
糟丘盡醉國人狂,誰似東家禮義鄉。
萬卷短檠磨歲月,一生寒硯敵氷霜。
飯牛坐待扶桑白,戰馬初歸塞草黃。
奏牘三千君未晚,殿幃正要上書囊。
葉子哦詩風雨寒,時時和墨搖筆端。
江山萬里入寸紙,杳靄孤鴻殘照閑。
滄洲散發徑欲往,已覺置我江之干。
一身幺么僅如許,胸次奈君湖海寬。
酒狂稍稍芒角露,掃出怪石蒼松盤。
他人崎嶇作能事,君獨笑談聊一戲。
青鞋布襪自尋山,四十無家疑度世。
莫歌長鋏歸來乎,不須苦吟頻撚須。
但將美酒澆磈磊,里社年豐皆可酤。
醉來橫眠醒讀書,長康非癡君豈愚。
身閑無事肯過我,更作天姥當庭除。
驅馬上危坂,暮鞭搖客愁。
峰巒驚滿目,咫尺擬回頭。
紅樹映野店,白云藏縣樓。
須知此北下,地底見豳州。
雪片成孤立,蟾華與共游。
從教驚蜀犬,曾是喘吳牛。
蹲石依松瘦,寒溪映竹流。
遙知明歲稔,攜酒上南樓。
鳳臺卻望桑麻川,殘僧孤客同一年。
我窮自取君更苦,只有布襪青行纏。
松楠陰陰水邊寺,一餉欵尋香火緣。
筆端落盡蔬筍氣,胸次不留荊棘田。
窮冬衣褐露黑肘,半夜風雪寒詩肩。
時于連床乞被臥,睡到日午鐘魚傳。
今朝別我眉色好,得得西謁騎鯨仙。
自云老矣世涂熟,獨有此老無人憐。
更須南去共舟楫,竹火江茶譚夜禪。
好在蘇夫子,琴書安穩不。
尺書寄雙鯉,一一無沉浮。
不見才幾日,沃若桑已稠。
應與曜庵人,靜話同茶甌。
目送歸飛鴻,縹渺天南頭。
趣合略畦畛,道同當共謀。
何時暫來旋,促駕毋停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