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永壽縣
驅馬上危坂,暮鞭搖客愁。
峰巒驚滿目,咫尺擬回頭。
紅樹映野店,白云藏縣樓。
須知此北下,地底見豳州。
驅馬上危坂,暮鞭搖客愁。
峰巒驚滿目,咫尺擬回頭。
紅樹映野店,白云藏縣樓。
須知此北下,地底見豳州。
我策馬奔上陡峭的山坡,暮色中揮鞭更添旅人憂愁。峰巒奇景突然映入眼簾,離目的地很近了我卻想回頭。紅樹與野外的旅店相互映襯,白云繚繞藏起了縣城的城樓。要知道從這里向北下去,在地勢低洼處能見到豳州。
危坂:陡峭的山坡。
咫尺:距離很近。
豳州:州名。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旅途中經過永壽縣,面對旅途的艱辛和眼前的景色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旅途愁緒,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景與情自然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旅途的真實感受。
喔喔雄雞趁曉光,豈同雌雉在山梁?云中鷹隼無虛爪,羽翼低飛好自防。東風吹水碧漪漪,不放桃花自在飛。莫怪野鳧驚不定,溪頭弋者未忘機。
一春花信無憑,杏園紅幻升平世。高丘漸杳,鴆媒難托,紫釵空寄。蓬島云迷,桃溪路斷,欲尋還已。問婆娑寶樹,蒼茫劫海,何人解,其間味。怕說當年舊事,血痕消、碧苔深矣。長鯨吐浪,冤禽銜恨,又循先例。舞趁雞聲,歌搖劍影,夜星垂地。喚嬋娟置酒,明珠煥彩,繼瓊枝佩。
綵樓簾影夜沉沉,一片篩涼月似金。倚得畫欄和袖暖,看人兒女學穿針。
瀟湘不到。楓荻蕭颼,天涯誰共清悄。舊約重尋,幾點低徊云表。西風別情易冷,恁團圞、夜闌猶照。平遠處,認林疏瀨淺。煙蒼波淼。鎮日橫空絕叫。且莫訊、前蹤雪泥多少。去為春殘,來更月寒秋老。相思寄將何所,早分付、水鄉蘆蓼。關塞恨、一行行書也難了。
郡衙襦褲兩孩提,也辱先生一命題。為報近來粗識字,時分風栗覓霜梨。
趣在窗前不剪,夢從池上初歸。但覺光風到手,猶疑清露沾衣。
曾于唐史讀遺文,此日來游似見君。石室自藏真誥后,等閑人世幾浮云?
柴門不啟白云棲,為憶君名未敢題。何似竹林嵇叔夜,攜琴載酒夕陽低。
輿圖歸覆載,天畀萬方全。帝德元無外,皇綱自失權。中原墮土賦,內郡落民編。國計東南隘,經邦愧昔賢。
會稽有佳士,華扁題新居。臨軒不種菊,繞檻惟栽蔬。深春初雨霽,嫩綠盈庭除。多均性淳雅,樂此勤詩書。晨餐止姜芥,晚炊多菁薤。不慕腥與膻,澹泊心自如。年來已騰達,青驄映華裾。將謂厭梁肉,軒扁堪成虛。孰識君子心,窮達同一初。節操日彌堅,此味恒不疏。嘉訓祖先哲,千載齊芳譽。他年紀青白,舍子其誰歟。
信馬沅江江上路,歷覽芳菲忘故步。因逢古廟說前朝,忽見孤舟橫楚渡。二難恨識十年遲,四美豈期今日具。人生能得幾清明,莫對殘陽怨遲暮。
帝城東風作春雪,千花墮地吹還滅。云氣微分五鳳樓,日華稍動蒼龍闕。天涯對節每思親,況復愁中數見春。坐憶高堂獻生菜,朝來說著遠行人。
不作清溪泛,空令此月孤。寒煙浮欲出,遠嶼淡疑無。日月高鳧鵠,行藏長荻蘆。棲遲何必惡,秋色有吾徒。
澗下遲遲松,誰將植城上。東南紫氣浮,翠蓋遙相向。
冬雪已飛舞,冬月愈明皎。午夜靜人籟,一目天未了。荒村木杈枒,上有烏鵲繞。胡床擁破裘,呼奴取青醥。良夜天下同,妙處識者少。何必與人言,壯志出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