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
人之生也直,此物自長年。
霧雨晦深谷,風云乘半天。
扶危正須爾,得道亦超然。
慘澹空回盼,長吁立暝煙。
人之生也直,此物自長年。
霧雨晦深谷,風云乘半天。
扶危正須爾,得道亦超然。
慘澹空回盼,長吁立暝煙。
人活著應當正直,這古松也因正直得以長壽。在霧雨籠罩的深谷中,它傲立;在風云涌動時,它直插半天。拯救危難正需要你這樣的品格,領悟大道也能如此超凡。我神情黯然地回首凝望,在暮靄中長嘆站立。
直:正直。
長年:長壽。
晦:昏暗。
扶危:拯救危難。
得道:領悟大道。
慘澹:神情暗淡。
暝煙:暮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社會動蕩、需要正直之士挺身而出的時代,看到古松的形象有感而發,借古松來表達自己的理想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古松的正直品格,以松喻人。其突出特點是象征手法的運用,將古松的形象與自己的情感緊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高尚品格的追求。
塵緣嗟未斷,俗事頗相關。
雖懷林下趣,坐失山中閑。
時令清夜里,夢繞云水灣。
寄語猿鶴伴,明朝歸故山。
范侯心貌古,懶與世爭名。
此去窮彌壯,逢時用則行。
琴尊無限好,道義有余榮。
末俗方奔競,思君坐到明。
拜恩散號在茲地,乘興真游駕小車。
擁笏朝真香火罷,虛明庭院靜無嘩。
按圖默記金聲賦,意氣直欲登仙槎。
龍淵三井液膏乳,瓊臺雙闕飛云霞。
玉堂珠閣不可到,山靈勒回因念差。
金壺龍檢世已遠,五千漆字猶堪夸。
如今丹筆已漫漶,風日暴炙元無遮。
元公豐碑壓千柱,擇木小隸湮塵沙。
丈人巾屨青松下,道士甌蟻隨傾茶。
謂予讀敕見陳請,州帖次第來幽遐。
了知君心棄符竹,不敢復獻旌節花。
我今便欲老巖谷,亦不求棗大如瓜。
洗心脫然去塵累,不慕盛麗并紛華。
黃衣青藜或可遇,愿授竹簡觀聱牙。
人生信是行樂耳,豈復自慁同池蛙。
茲行已占平生勝,后來游觀寧復加。
清興不極尚忘返,長天日暮空咨嗟。
缽盂盛世界,拄杖攪滄溟。
魚龍俱削跡,佛祖也逃形。
日午全機現,烏沉未出輪。
秋高山月白,春至燒痕青。
五四三二一,日向東畔出。
照見洞庭湖,烏龜眼睛赤。
天無門,地無壁。
一陣任風倒射回,吹起兩須無孔笛。
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領血。憑君子細看,我亦難分雪。
耕者耕未已,種者種不歇。目望九霄云,誰顧三伏熱。
秋收政其時,全在要精潔。升合等平分,彼我言詞絕。
暗室不可欺,吃水也防噎。上人飽法味,道眼能昭徹。
歸來滿缽香,坐斷水云舌。金毛恣翻躑,異獸潛深穴。
栗棘金剛圈,略不通水泄。百草頭邊著眼看,七星用處當風截。
北山萬仞羅翠屏,下有湖水鏡面平。山影靜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幾歲,居人日日常經行。但知湖水鴨頭綠,誰人向此含幽情。
我來正值秋容媚,野曠天空風物清。煙橫木末斜陽晚,云散溪頭明月升。
放舟直入波深處,水鳥窺人元不驚。天晴水暖魚亦樂,時見潑剌波間鳴。
持竿舉網忽有得,滿座歡呼山岳傾。水面黃花更堪愛,盈盈佇立如娉婷。
栗玉簪頭紅一點,隨風翠帶還相縈。興來不覺千鐘盡,眾賓皆醉無一醒。
漁榔敲罷棹歌起,十里猶聞笑語聲。謫仙死后無此樂,我今此樂真難并。
人生適意未易得,此湖從此宜知名。要配北山長不朽,酹酒更告山之靈。
我欲結茅湖上住,盡使湖光入戶庭。枕流潄石過一世,不妨清處時濯纓。
更釀此湖作春酒,招我四海良友朋。夜夜扁舟同載月,樽前吹笛到天明。
今朝臘月二十,依舊眼橫鼻直。
從頭收拾將來,恰似一棚雜劇。
便是抹土涂灰,我也阿誰相識。
九百木大小進,處分全由節級。
忽然出至棚前,也解打躬相揖。
駝起要打便打,放下要泣便泣。
驀然冷笑一聲,笑倒判官五十。
壯哉溢目還盈耳,千騎出城歌吹起。野人一覩快爭先,奔走歡呼幾折趾。
往年戎馬偶出郊,田間彌望皆荒茅。使君篤意勸農課,盡使惰游如所教。
麥欲連云桑蔽野,此心猶恐孤民社。要將治績邁龔黃,不但文辭超賈馬。
編民擊壤自欣歡,盡道年來百慮寬。承流宣化得賢帥,湛恩霑溉何漫漫。
不愧剖符仍受玉,善政已為千里福。年豐谷賤復何憂,向也窮民今亦足。
固知博施非屯膏,況能好善如干旄。賓僚倘有公輔器,寧辭解贈腰間刀。
有客有客歌賢業,詞爛春葩光煒燁。一時酬唱已清新,四坐朋從更和葉。
酒酣諧笑應云云,元白李杜疑前身。想當揮毫落紙時,筆端往往俱有神。
我來觸緒未暇給,首覩明珠千百粒。豁然兩眼頓增明,更覺慢心無自入。
已幸從今日往還,況復賦詩賓客間。只恐使君丹詔下,擢歸青瑣點朝班。
八荒有禮樂,涂民以耳目。
五政不得加,七賦不能育。
古今貴天常,最厭彼嬰犢。
嗟哉生不辰,霑頂滋觳觫。
亭據城央一徑開,仍標蘭芷出蒿萊。
諸峰合沓云邊出,大舶岢峩海上來。
已辦酒池供倒載,可無舞袖看低回。
風煙正頼君彈壓,時遣詩鋒為剸裁。
每恨紈綺子,交游半博徒。
棄家尋有道,舍命事名儒。
風雅非難及,今人貴與殊。
夜深何所囑,囑汝似狂夫。
嗟我百無能,此身仍老矣。
濫此把一麾,何以慰千里。
隴麥秀兩岐,池蓮綻雙蕊。
斯事雖偶然,亦為邦人喜。
云氣滿戶庭,嵐光入窗牖。
是中有佳處,不出吾座右。
邇來獨何事,未免踆踆走。
三讀寄佳篇,臨風嗟嘆久。
臺岳石為梁,苔滑水湍激。應真所游處,林杪飛杖錫。遂令山木閑,變現如所歷。扶疏冠琪玉,不受霜雪滴。
當其含蕊時,知狀曾目擊。端如尊者相,相呈咸可覿。掌合貌甚恭,頭光不加冪。升高真躡虛,集菀聊憩寂。
枝棲過三宿,神通渺難測。不于下成蹊,俗眼何曾識。四皓共木奴,大槐蔭土國。孰非夢幻閑,昧者徒自惑。
況此方廣徒,衲身豈人力。我有一瓣香,敬為千百億。漂搖風雨中,此地何偪仄。向來專一丘,不受山庭勒。
盤踞來藥寮,使我親封植。清泉堪晚漱,甘露充朝食。埽除有浮屠,高下宜降陟。稽首達聲聞,應供毋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