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氏知止卷
大江風息好收船,莫待巍巍浪拍天。戒險不慚三讓裔,為君思詠卜居篇。
大江風息好收船,莫待巍巍浪拍天。戒險不慚三讓裔,為君思詠卜居篇。
舉頭天外幾千年
歷劫風霜不變遷
消盡人間煙火氣
不成棟梁便成仙
四月荊南山更翠。山下人家,都被嵐光膩。南郭鶯聲才滿市,東鄰榆莢還縋地。問訊茶園開也未。谷雨過頭,記起旗槍事。自是茗柯饒實理,酪奴水厄休相戲。
四月荊南堪買醉。雪片鰣魚,觸網連湖起。色斗新鵝松粉細,櫻紅筍綠玫瑰紫。更有莼羹才下豉。一盞醺醺,醉倒新沙嘴。射虎屠龍非我事,天晴且趁游蜂戲。
四月荊南山雨至。淅淅濛濛,碧窨雙溪尾。水檻科頭閑徙倚,笛聲吹得波紋碎。小院日長惟好睡。睡足揮毫,自笑無新意。滿幅詛神兼罵鬼,先生慣以文為戲。
四月荊南春去矣。點點花飛,別我彈紅淚。所幸東街連古寺,木香鶯粟還堆砌。汲水澆花心暗喜。小啜龍團,管甚人間世。更上危巢探鵲子,老來愛與群兒戲。
四月荊南多賽會。隔浦叢祠,日日村巫醉。午后楝花風乍起,打門社首分鵝胾。一飽欣然無個事。走趁楊花,飄蕩東村里。腰鼓盲詞隨處是,分棚又看梨園戲。
四月荊南桑柘美。泥就蠶房,雪凈無塵滓。紅帖糊門多禁忌,家家阿婦勞纖指。笑語小姑應夜起。好事今冬,早把衣裳備。推卻繅車佯不理,小姑為惱前言戲。
四月荊南天著水。濃淡溪山,染做修蛾翠。拂曉家童呼入市,半籠攜得含桃至。一幅斜陽紅到寺。新筍排槍,數遍那能記。浴佛人歸深徑里,鄰閨兒女燈前戲。
四月荊南風景異。乍雨還晴,晴雨都無次。欲認前村渾不似,茫茫萬頃黃云膩。一巷柴門誰夜閉。打麥聲中,隱隱猧兒吠。酒辣餅香真足喜,灶前摶黍添丁戲。
百戰英雄老。向南山、短衣射虎,應弦而倒。如此將才無用處,一代風云氣小。讓豎子成名去了。矍鑠據鞍空復爾,故將軍、不畫云臺表。種瓜者,青門道。
記曾放馬天山草。剩此日溪山驢背,夕陽秋好。照水頭顱千丈雪,波底魚龍驚攪。野戍外角聲吹曉。聽罷荒雞頻起舞,撫雕戈、誓把煙塵掃。虎頭相,已枯槁。
早年相值浙江邊,多見新詩到處傳。樓上金蛇驚妙句,卷中腰鼓伏長篇。仳離歲月流如水,抑郁情懷積似煙。今日柏臺相望處,隔垣音響莫由宣。
詞源遠遠蜀江流,風韻瑯瑯舜廟球。擬策進歸中御府,文章傳過帶方州。未歸綸閣時稱滯,再換銅符政并優。嘆惜鐘王行草筆,卻隨諸吏寫毛頭。
源流同是子卿孫,公自多才我寡聞。謬見推稱丈人行,應緣舊熟秘書君。文章高絕誠難敵,聲氣相求久益勤。莫為歌詩能數瞇,圣朝終要頌華勛。
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杭婺鄰封遷謫后,湖濠繼踵縶維中。詩人囁囁常多難,儒者凄凄久諱窮。他日得歸江海去,相期來訪蒜山東。
傳語當年白侍郎
住行坐臥只尋常
須彌山子才翻卻
便是人天大法王
甘宦如飴亦有人,
未聞奔走病中身。
肯拋北牗三竿日,
遠趁東華十丈塵。
客去重關悲斷雁,
魂歸故國泣迷津。
誰云日遠長安近?
咫尺天門不可親。
舉宗南渡日,相恃得元戎。
譜系通江左,家聲愧洛中。
一抔埋寶劍,三錫負彤弓。
誰念轅門士,哀歌徹昊穹。
誰寫溪南景
幽深隔翠微
釣船沙際出
楊柳雨中稀
倚竹翻書坐
穿花載酒歸
故人渾不至
苔色滿林扉
聲如蛾唱更悠揚,
透縠穿紗喙許長。
莫倚傳呼工噬嚙,
須知十月有清霜。
江上逢君江上別
天涯從此判云泥
一聲長嘯吳山晚
兩岸黃鶯不住啼
夏至先紅惟黑葉
連朝頗恨玉盤空
因君飽食思甘蜜
珠玉為心報不窮
上客東吳彥,
芳樽脩竹林。
飛觴催染翰,
列炬耀華簪。
蕉葉暮陰合,
薇花秋序深。
清言藹群玉,
雅義重兼金。
十年詩酒幾東樓
別意應將此箑留
明到桐山揮手處
雁聲嘹嚦是新秋
龍沙駐蹕地,皇祖紀南征。草昧君臣定,壺漿父老迎。
平臨章貢水,遠視灌嬰城。今古雄圖在,低徊落照明。
山行終日少人煙,亂石砑?一徑穿。
九折羊腸盤雪嶺,半空鳥道插云巔。
每逢路轉石偏峭,突遇峰回崖更懸。
不歷世途危險處,那能平步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