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感春
老去春來已薄情,體中病后更竛竮。
海棠紅釅飛成雪,楊柳金濃染作青。
到得當家饒景物,不如舊日借園亭。
一杯欲把還休去,遮莫鶑花笑獨醒。
老去春來已薄情,體中病后更竛竮。
海棠紅釅飛成雪,楊柳金濃染作青。
到得當家饒景物,不如舊日借園亭。
一杯欲把還休去,遮莫鶑花笑獨醒。
人老了,面對春天已沒了往日深情,生病后身體更是孤苦伶仃。海棠花紅艷似火,紛紛飄落如雪花;楊柳嫩黃濃郁,漸漸染成了青色。如今家中雖有不少美景,卻不如過去借住園亭時的感覺。想端起一杯酒,卻又放下作罷,任憑黃鶯和鮮花笑我獨自清醒。
薄情:感情淡薄。
竛竮(líng píng):孤獨、伶仃的樣子。
釅(yàn):濃。
饒:多。
遮莫:任憑。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知是詩人年老生病時所作。年老體衰、疾病纏身,讓詩人心境低落,面對春天的美景也難有欣喜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年老病中的孤獨與對往昔的懷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人生階段的真實情感。
憶在同安郡,誰知是勝游。
仙山常獨往,騷客自忘憂。
暫別經多難,勞生已白頭。
羨君驅蒨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風光最稱秋。
短歌聊抒意,為我謝沙鷗。
句曲山前縣,依依數舍程。
還同適勾漏,非是厭承明。
柳谷供詩景,華陽契道情。
金門容傲吏,官滿且還城。
南有天臺事可尊,孕靈含秀獨超群。
重重曲澗侵危石,步步層巖踏碎云。
金雀每從云里現,異香多向夜深聞。
當知此界非凡界,一道幽奇各自分。
參差峰岫晝云昏,入望交蘿濁浪奔。
震澤涌山來北岸,華陽連洞到東門。
日生樹掛紅霞腳,風起波搖白石根。
聞有上方僧住處,橘花林下采蘭蓀。
大空無盡劫成塵,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國來尋彼岸,洞山林下過迷津。
流流法乳誰無分,了了教知我最親。
一百六十三歲后,方于此塔葬全身。
碧嶠經年常寂寂,更無閑事可相于。
超倫每效高僧行,得力難忘古佛書。
落葉亂渠憑水蕩,浮云翳月倩風除。
方知嬾與真空合,一衲閑披憩舊廬。
楮為冠子布為裳,吞得丹霞壽最長。
混俗性靈常樂道,出塵風格早休糧。
枕中經妙誰傳與,肘后方新自寫將。
百尺松梢幾飛步,鶴棲枝上禮虛皇。
何事情懷鬰不開,為思蓬閣謫仙才。
通宵空有夢魂去,隔月更無篇詠來。
夜室已聞啼蟋蟀,秋庭惟見長莓苔。
清晨懶把菱花照,兩鬢如絲堪自咍。
衡陽歸雁別重湖,銜到同人一紙書。
忽見姓名雙淚落,不知消息十年余。
彩衣我已登黃閣,白社君猶葺舊居。
南望荊門千里外,暮云重疊滿晴虛。
獨行獨坐任天然,幽隠難逢世網牽。
一志直教齊大道,萬般總是涉因緣。
水磨澗石平如鏡,春引巖藤直似弦。
虛幻已知休更續,蹄輪應不到山前。
萬象從來一徑通,但緣分別便西東。
遺簪祇為情難盡,泣路方知意未窮。
偃仰不拋青嶂里,往來多在白云中。
平生分野應難比,澗飲林棲得古風。
嘴長毛短淺含臕,久向山中食藥苗。
蒸處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漿澆。
紅鮮雅稱金盤饤,熟軟真堪玉箸挑。
若把膻根來比并,膻根自合吃藤條。
暗喜蓮峰作近隣,撥開云霧見師頻。
有時問個艱難字,便沐周旋說與人。
唐李監應留后跡,漢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繼踵無徒弟,筆法收藏在渭濱。
滿架詩書滿炷香,琴碁為樂是尋常。
誠知老去唯宜靜,自笑閑中亦有忙。
腰下轉嫌金印重,眉間漸長白毫長。
手栽園樹皆成實,引著兒孫旋摘嘗。
圣朝無事九卿閑,藹藹東門彩服還。
舊日高名齊汲鄭,今朝至行似曾顏。
更憐霜髩垂玄發,猶恨深居遠舊山。
老鶴乘軒真自愧,徘徊空在稻粱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