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道士吳崇岳
楮為冠子布為裳,吞得丹霞壽最長。
混俗性靈常樂道,出塵風格早休糧。
枕中經妙誰傳與,肘后方新自寫將。
百尺松梢幾飛步,鶴棲枝上禮虛皇。
楮為冠子布為裳,吞得丹霞壽最長。
混俗性靈常樂道,出塵風格早休糧。
枕中經妙誰傳與,肘后方新自寫將。
百尺松梢幾飛步,鶴棲枝上禮虛皇。
用楮樹皮做帽子,用粗布做衣裳,吞下丹霞之氣壽命最為長久。混同于世俗,性情靈慧且常樂于大道,超凡脫俗的風格,早已開始辟谷修行。枕中的經書精妙,不知是誰傳授給他,肘后的藥方新穎,是他自己抄錄下來。他能在百尺松梢上幾步飛躍,在鶴棲息的樹枝上禮拜天帝。
楮:即楮樹,樹皮可造紙,這里指用楮樹皮做的帽子。
丹霞:道教中認為吞服丹霞之氣可延年益壽。
混俗:混同于世俗。
休糧:即辟谷,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種修煉方法。
枕中經:傳說中仙人的經書。
肘后方:古代的藥方書。
虛皇:道教對天帝的稱呼。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道教較為流行,詩人可能在與道士的交往中,被道士吳崇岳的形象和修行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他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道士吳崇岳的修行和風采。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道士形象,體現道家文化特色。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道教文化的關注。
七處徵心心不遂,懵懂阿難不瞥地。直饒徵得見無心,也是泥中洗土塊。
八還之教垂來久,自古宗師各分剖。直饒還得不還時,也是蝦逃不出斗。
點鐵成金易,忠孝兩全難。子細思量著,不如個湖州長興靈山孝感彈院老松樹下無用野僧閑。
南無觀世音,說出種種法。眾生業海深,所以難救拔。往往沉沒者,聲聲怨菩薩。
盡日陰陰湖水清,
愛閒惟有看山情。
晚來更踏無人徑,
靜聽新蟬雨后聲。
樓中鳳屧不沾苔,樓上珠簾飏日開。
無目亦應知絕色,有情方許得兼才。
衣翔輕影愁仙去,鏡迸圓光訝佛來。
朔雪梅花春月柳,是卿身分是身材。
癸亥辭修門,拜賜散人號。
一出非本心,歡喜歸祭灶。
故鄉多名山,幸得遂所好。
舟輿雖難具,信步亦可到。
清溪無塵滓,奇峰有云冒。
雨墊林宗巾,風落孟嘉帽。
豈惟狂故在,望遠亦未眊。
一醉儻可謀,敢愛將軍告。
翠棕葉葉生涼。夜深同聽疏窗雨。新詞幾闋,滴殘絳臘,哀吟不住。
花落鶯啼,似君年少,傷心何苦。更間愁惹起,平明吹笛,又送客江南去。
多少風流情緒。問何時織成金縷。尋春柳外,徵歌花底,有人待汝。
鳳泊鸞漂,江湖舊恨,尚余幾許。好玉壺買醉,人生如夢,夢醒何處。
終朝蕩雙槳,夜泊碧蘆洲。
重城已在望,聞公晏層樓。
華燈燦繁星,浩歌正忘憂。
賓朋集珠履,佳節臨千秋。
愿言刷微羽,一飲清冷流。
舉目送高鳳,簫韶洗民愁。
不識瀛壖草木衰,
秋光漸近肅霜期。
東皇海外無拘管,
又見迎春再放時。
爛熳絢晴朝,容華若賽嬌。瓣多愁露浥,干弱怯風搖。共訝晨妝淡,都緣宿酒消。更期千歲壽,歲歲賞妖嬈。
花艷奪霞紅,葩分嫵媚同。斗妍云錦幄,競秀綺羅叢。淑質俱傾國,凡英盡斂容。內庭和氣盛,卉草最先鐘。
曉露濕芳英,駢開恥獨榮。仙姿雙弄玉,道韻兩飛瓊。人羨長偎倚,天令巧合并。鵲巢風化美,佳植固堪徵。
金風露浥菊花秋,
杞棘當途何處游。
衡岳康廬相撞著,
恐伊未是汝同流。
世上何人會此言,休將名利掛心田。
等閑倒盡十分酒,遇興高吟一百篇。
物外煙霞為伴侶,壺中日月任嬋娟。
他時功滿歸何處,直駕云車入洞天。
日下文章厄,門前荊棘深。
可憐羊叔子,猶作魯曾參。
秋色滿天地,浮云無古今。
畏人同作客,遲爾一開襟。
襟懷能坦坦,色笑更欣欣。
似道黃叔度,草玄揚子云。
歸舟真已具,別袂不能分。
歲月愁邊雁,飛鳴報客聞。
吾交天下士,楚材特瑰秀。畜水于地中,洞庭最閎富。
湘山厄秦赭,憤發氣蒸餾。金丹數夏賦,九牧遜多又。
入座意森沈,萬象欲籠覆。行身類兀岸,吐詞必龐厚。
莫不抱古編,額額日討究。觀其所執持,賁育莫果斗。
豈繄天所開,今此賢古舊。曾侯才既老,負重勝杗廇。
飛飛赤鳳皇,天網適游彀。幾日呼其曹,丹闕鞏神構。
鼎膏舉剛扃,井汲資堅甃。高明來走騶,轂暢輻爭湊。
甘言善熏移,妙質恐遷貿。孫子陳古義,丁嚶友聲奏。
臚說鄉先生,誡勉愿塞副。丈夫自植立,本在畏屋漏。
事功勿意行,著述要心句。流從固須矯,亢驁慎母狃。
時艱撥云雷,古處返鶉鷇。庶見命世英,衰圯一扶救。
水國琳宮蜃氣昏,云開金碧射朝暾。
一圍樹色高連塔,四面江聲涌入門。
郭璞墓前增戰壘,中泠泉上沒潮痕。
憑臨不敢舒長嘯,恐有蛟龍臥石根。
老彭臨安來,惠我以寒山。
盡是化導意,更無一句閒。
頓驅迷誤心,盡置針石間。
久久得受用,誰畏凋朱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