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對亭書懷次王陽明先生韻
幾從江上過,危峰坐中見。清秋披蒙茸,始得陟崇巘。諸賢聚一堂,圖書已識面。憶昔迷歧路,困衡不善變。博文并格物,留情經與傳。于今兩寘之,深荷圣衷眷。古人棄糟粕,用為來者勸。素琴本無弦,了心何足辯。
幾從江上過,危峰坐中見。清秋披蒙茸,始得陟崇巘。諸賢聚一堂,圖書已識面。憶昔迷歧路,困衡不善變。博文并格物,留情經與傳。于今兩寘之,深荷圣衷眷。古人棄糟粕,用為來者勸。素琴本無弦,了心何足辯。
寒松聳拔倚蒼岑,綠葉扶疎自結陰。
丁固夢時還有意,秦王封日豈無心。
常將正節棲孤鶴,不遣高枝宿眾禽。
好是特凋群木后,護霜凌雪翠逾深。
庭竹森疎玉質寒,色包蔥碧盡瑯玕。
翠筠不樂湘娥淚,斑籜堪裁漢主冠。
成韻含風已蕭瑟,媚漣凝淥更檀欒。
此君引鳳為龍日,聳節稍云直上看。
白馬頓紅纓,梢毬紫袖輕。
曉冰蹄下裂,寒瓦杖頭鳴。
叉手膠黏去,分鬃線道絣。
自言無戰伐,髀肉已曾生。
一面妖桃千里蹄,嬌姿駿骨價應齊。
乍牽玉勒辭金棧,催整花鈿出繡閨。
去日豈無沾袂泣,歸時還有頓銜嘶。
嬋娟躞蹀春風里,揮手搖鞭楊柳隄。
賈生年尚少,華發近相侵。
不是流光促,因緣別恨深。
憐君成苦調,感我獨長吟。
豈料清秋日,星星共映簪。
濁波洋洋兮凝曉霧,公無渡河兮公竟渡。
風號水激兮呼不聞,提壺看入兮中流去。
浪擺衣裳兮隨步沒,沈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盡醉兮君血干,推出黃沙兮泛君骨。
當時君死妾何適,遂就波濤合魂魄。
愿持精衛銜石心,窮取河源塞泉脈。
鳥道見狼煙,元戎正急賢。
圖書借朋友,吟詠入戈鋋。
山色城池近,江聲鼓角連。
不應夸戰勝,知在檄蠻篇。
綺閣香銷華廐空,忍將行雨換追風。
休憐柳葉雙眉翠,卻愛桃花兩耳紅。
侍宴永辭春色里,趁朝休立漏聲中。
恩勞未盡情先盡,暗泣嘶風兩意同。
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
日月中堂見,江湖滿座看。
夜凝嵐氣濕,秋浸壁光寒。
料得昔人意,平生詩思殘。
垂拱開成化,愔愔雅樂全。
千官方就日,四海忽無天。
堯舜非傳子,殷周但卜年。
圣功青史外,刊石在陵前。
漢代非良計,西戎世世塵。
無何求善馬,不筭苦生民。
外國讐虛結,中華憤莫伸。
卻教為后恥,昭帝遠和親。
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
雪藤新換束,霞錦旋抽囊。
并揭聲猶遠,深含曲未央。
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
右丞今已歿,遺畫世間稀。
咫尺江湖盡,尋常鷗鳥飛。
山光全在掌,云氣欲生衣。
以此常為玩,平生滄海機。
代以無為理,車書萬國同。
繼兄還付弟,授圣悉推公。
云霧疑無日,笳簫別起風。
金莖難復見,寒露落空中。
留名魯連去,于世絕遺音。
盡愛聊城下,寧知滄海深。
偶然飛一箭,無事在千金。
回望凌煙閣,何人是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