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皇帝挽詞三首 一
垂拱開成化,愔愔雅樂全。
千官方就日,四海忽無天。
堯舜非傳子,殷周但卜年。
圣功青史外,刊石在陵前。
垂拱開成化,愔愔雅樂全。
千官方就日,四海忽無天。
堯舜非傳子,殷周但卜年。
圣功青史外,刊石在陵前。
皇帝垂衣拱手開創太平盛世,和諧雅樂完備。百官朝拜如葵花向日,四海臣民忽然失去君主。文宗不似尋常傳位親子,像殷周以國運長短為念。他的圣功青史難以記載,功德碑樹立在陵墓之前。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帝王無為而治。
愔愔(yīn yīn):形容音樂和諧。
就日:比喻臣子朝見皇帝。
無天:指皇帝去世。
卜年:占卜預測國運的長短。
此詩應作于唐文宗去世后。文宗在位時有意鏟除宦官勢力,致力于國家治理,但最終未能成功。詩人在其離世后,作挽詞表達對他的評價與哀悼。
這首挽詞主旨是贊頌文宗皇帝的功績與品德。特點是用典恰當、意境深沉。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當時對文宗的評價。
錦袖歌殘翠黛塵,
樓臺塌盡曲池湮。
荒園一種瓢兒菜,
獨占秦淮舊日春。
種得河陽花滿城,徵車今喜上春明。西山積雪留琴韻,北闕疏星候履聲。
治行兩朝重紀異,文章四海舊知名。中興輔佐需公等,霄漢應將只手擎。
雁南一望思紛紛,遮道遙傳送使君。仙舄曉縈龍塞柳,御書宵捧鳳墀云。
時艱擊目誰堪濟,民隱關心帝欲聞。應為并州濡諫草,頻河寇警近方殷。
夜掩柴扉偶誦經,
無端喚出古龍聽。
墨花飛處文章大,
寫向虛空字字靈。
薄薄觚棱雪,融融甲觀風。晴光挾和氣,先到少陽宮。
燈市千門月,花時萬井春。朝來資善議,猶自問窮民。
畫堂金榜揭居仁,萬物知關念慮深。一點陽和從震出,助成天地發生心。
鶴駕通宵入問安,龍墀清晚押朝班。天顏喜見重輪月,春色先回萬歲山。
濟濟儒冠萃講庭,韋編竟日共研精。還將泰象參人事,要使群陽更匯征。
五月五日端午節,陰云叆叇,甘雨未決。
君王降賜寶香,林下祈求懇切。
孚祐龍,善時節,好將一雨潤焦枯,匝地清涼消惱熱。
業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孫。
睿文詩播樂,遺訓史標言。
節表中和德,方垂廣利恩。
懸知千載后,理代數貞元。
大雅文章實起予,風塵甘載滯聯裾。
每從楚客時歌鳳,漫向湘江擬覓魚。
囊里忽分三秀草,懷中如得九丘書。
獨憐下里當春雪,欲報瓊瑤愧不如。
鬼谷弟子捭闔,
東方先生滑稽。
彼哉妾婦道也,
上以俳優畜之。
天上瑤池為別館,
海閒金闕是離宮。
徐行按盡煙波國,
高步卻來云漢中。
淺草換野色,嬌禽弄好音。
東風逐愁來,暗與離懷侵。
游子賦遠役,慷慨奏長吟。
何如漸離筑,敦奏中散琴。
班馬鳴蕭蕭,落日關城陰。
欲識情寄處,桃花潭水深。
如夢花留春住。
還夢春隨花去。
一片惜春心,付與游絲飛絮。
無據。無據。
不覺夢歸何處。
多病多愁剩此身。眼前不覺又逢春。
舊游樂事渾如昨,何處吹簫覓玉人。
空有淚,暗沾巾。可憐月夕與花晨。
別來細算無多日,一半嬌容記不真。
濯翠篩紅獻晚晴,
為渠日腳護歸程。
碧云四合如相妒,
才剩西邊一縷明。
漏聲殘,蕉雨碎。半榻燈熒,不照江郎睡。兩兩雙鬟偏解意。泉響松風,剪燭添沉水。
展磁甌,斟玉醑。恐怕來朝,曉夢鶯催起。脈脈此情誰得似。情勝初嘗,好試春滋味。
斜日銜林如火蓼,暍馀柏幄千聲悄。
箯輿投暮入青青,云臥還看天闕曉。
四松相對愈清孤,咫尺危峰壓夭矯。
胡床烹茗更跂腳,良夜翻愁笛聲小。
不知諸天幾變滅,但見左界飛星皎。
朱顏暗共涼風換,萬事都輸少時了。
先生可是內熱人,露坐仍教蚊蚋繞。
何當沒世北山居,唯飲蘭漿餐木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