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呈同院諸公六首 其三
秋日同文館,虛廊日幾回。浮花出林杪,古樾蔽城隈。遠笛悲仍壯,幽禽去又來。微吟還自喜,共和有清才。
秋日同文館,虛廊日幾回。浮花出林杪,古樾蔽城隈。遠笛悲仍壯,幽禽去又來。微吟還自喜,共和有清才。
宮錦三十段,金梭新織來。
殷勤謝君子,迢遞寄寒灰。
鸑鷟對鼓舞,神仙雙裴回。
誰當巧裁制,披去升瑤臺。
竹里安禪處,生涯一印灰。
經年乞食過,昨日諫臣來。
愧把黃梅偈,曾酬白雪才。
因令識鳥跡,重疊在蒼苔。
楚后萍臺下,相逢九日時。
干戈人事地,荒廢菊花籬。
我已多衰病,君猶盡黑髭。
皇天安罪得,解語便吟詩。
為子歌行樂,西南入武陵。
風煙無戰士,賓榻有吟僧。
山繞軍城疊,江臨寺閣層。
遍尋幽勝了,湘水泛清澄。
鐵柱東湖岸,寺高人亦閑。
往年曾每日,來此看西山。
竹徑青苔合,茶軒白鳥還。
而今在天末,欲去已衰顏。
堪笑修仙侶,燒金覓大還。
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關。
鬢白爐中術,魂飛海上山。
悲哉五千字,無用在人間。
病起見秋月,正當三五時。
清光應鑒我,幽思更同誰。
惜坐身猶倦,牽吟氣尚羸。
明年七十六,約此健相期。
病起見庭莎,綠階傍竹多。
繞行猶未得,靜聽復如何。
蟋蟀幽中響,蟪蛄深處歌。
不緣田地窄,剩種任婆娑。
病起見庭竹,君應悲我情。
何妨甚消瘦,卻稱苦修行。
每謝侵床影,時回傍枕聲。
秋來漸平復,吟繞骨毛輕。
且聽吟贈遠,君此去蒙州。
瘴國頻聞說,邊鴻亦不游。
蠻花藏孔雀,野石亂犀牛。
到彼誰相慰,知音有郡侯。
形影更誰親,應懷漆道人。片言酬鑿齒,半偈伏姚秦。榛莽池經燒,蒿萊寺過春。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遺塵。
相思恨相遠,至理那時何。道笑忘言甚,詩嫌背俗多。青苔閑閣閉,白日斷人過。獨上西樓望,荊門千萬坡。
彼此無消息,所思江漢遙。轉聞多患難,甚說遠相招。老至何悲嘆,生知便寂寥。終期踏松影,攜手虎溪橋。
楚外同文在,荊門得信時。
幾重相別意,一首晚秋詩。
日暮山沈雨,蓮殘水滿池。
登樓試南望,為子動歸思。
事轉聞多事,心休話苦心。
相留明月寺,共憶白云岑。
蘚壁殘蟲韻,霜軒倒竹陰。
開門又言別,誰竟慰塵襟。
漢地從休馬,胡家自牧羊。
都來銷帝道,渾不用兵防。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
秋風起邊雁,一一向瀟湘。
由來喧滑境,難駐寂寥蹤。
逼夏搖孤錫,離城入亂峰。
云門應近寺,石路或穿松。
知在棲禪外,題詩寄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