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匏庵東莊諸景二十首 其十五 折桂橋
折桂橋尚存,折桂人已矣。時有橋畔人,拾得桂花子。
折桂橋尚存,折桂人已矣。時有橋畔人,拾得桂花子。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
山欲截江住,云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峰擁秣陵尊。
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席帽聊蕭,塵襟冷落,恰喜騷人相見。永夜銜杯,珍重紅牙低按。乍飄來、管脆絲恬,任聽去、魂消腸斷。看燈前、年少吳趨,風流并極一時選。
誰憐吾輩倦客,潦倒長安市,歲華偷換。邂逅歡場,莫道漏沉星轉。賦短句、宋玉增悲,縱高談、方干忘倦。問籬畔、菊有花不,還期花下宴。
一別浮云世態更,晉陵劫火尚縱橫。心頭遙溯深離緒,海角相逢話舊情。
往事不堪重記憶,宦游應許遂生平。烽煙未靖需材急,捧檄馳驅好請纓。
親知此日半雕零,卻喜英風振北溟。荊樹駢枝留棣萼,菤葹遺閣憶窗欞。
看君繼述承先志,慨我浮沉守一經。日暮途窮徒悵望,擬呼將伯盼垂青。
西寨村邊烏?牛,
亂山何處覓潛丘。
客途最好逢三月,
楊柳飛花水滿溝。
九重虛己佇論思,
千載風云彼一時。
貝錦誰為當日事,
角招空賦昔人詩。
覓藕尋蓮好涉江。明星雖爛有驚龐。爐煙消盡撥銀釭。
夢嚅吹蘭聞繡枕,月邊和影并紅窗。不應猶道未雙雙。
剪穗舂糧作午炊,
家無宿米辦臨期。
清晨村舍丁東響,
錯認疏鐘度水湄。
七德舞,七德歌,傳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觀舞聽歌知樂意,樂終稽首陳其事。
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遺骸散帛收,饑人賣子分金贖。魏徵夢見子夜泣,張謹哀聞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
剪須燒藥賜功臣,李績嗚咽思殺身。含血吮創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
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以心感人人心歸。爾來一百九十載,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無極。豈徒耀神武,豈徒誇圣文。太宗意在陳王業,王業艱難示子孫。
君不見雕陵鵲,逐物忘真向樊薄。
又不見遼東鶴,振翮長鳴返寥廓。
茫茫宇宙總蘧廬,眼前一杯且為樂。
世情誰不羨豪華,筆劄唇舌相矜誇。
五侯七貴遞竊國,往往志士握腕長咨嗟。
人生通塞自有時,遇合各有宜運命,茍不會垂天之翼將安施。
賢如吳季子,尚不能知五月之披裘。
鴟鸮嚇腐鼠,徒為鹓雛羞。
所以魯仲連,寧蹈東海而死,嗟哉龍門之策何枉投。
勸君以郁金之叵羅,贈君以今夕之往歌。
濁醪粗飯聊自適,富貴功名何足多。
歲有懸車表,新聞曳杖嗟。
風云四朝仕,公相百年家。
故國山川近,西郊鼓吹嘩。
旂常難盡記,膏澤遍幽遐。
白云縈山腰,城郭附山足。
出城一回眺,云散峰可矚。
磴道何盤紆,迢迢上空曲。
陰晴景則殊,峰峰互相續。
陰崖積鐵黑,晴巒淡蛾綠。
中敞玉女居,金碧炫人目。
我聞古玉檢,俯拾猶可讀。
安得陟其巔,林間踏白鹿。
向晚層樓細細風,四圍暝色壓寒空。
摩秋鬢自媚深綠,照夢燈猶作苦紅。
別鑄酒杯金劍外,故吹閑怨玉簫中。
我今沾醉無多語,獨對星河著惱公。
庭砌香蒲一剪綠,紗窗梅雨蕭蕭。鬧妝兒女彩絲飄。珠簾桃葉渡,畫鼓木蘭橈。
喚起湘累休競渡,云旗游戲波濤。江潭獨醒轉無聊。古人應讓我,飲酒讀離騷。
馬乳何年別貝丘,草龍珠帳蔭高秋。
荔枝盧橘休相笑,曾換劉家博望侯。
漢使曾持此種歸,柔條縈結萬珠璣。
尋常百果俱風靡,誰道涼州換酒癡。
客中情況少人知,
正值鐘聲約束時。
清坐更無人共話,
挑燈來看菊潭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