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仁宗賢來自涇適春霖不已三月二日稍霽遂同至南山小酌時古林黃世瑞與俱
幾日春霖出未能,溪園新霽興堪乘。鳩憎個個鳴當屋,麥喜家家綠覆塍。古渡喚舟煩野老,花辰開宴得良朋。青山入望多佳處,杖策何時約共登。
幾日春霖出未能,溪園新霽興堪乘。鳩憎個個鳴當屋,麥喜家家綠覆塍。古渡喚舟煩野老,花辰開宴得良朋。青山入望多佳處,杖策何時約共登。
一峰收云入,一峰放云出。
一峰云不流,雨絲抽乙乙。
幸際天驟陰,山路較清謐。
不然寶馬車,十里紛填溢。
入門禮大士,繞棟香煙密。
長老拙言詞,大遜舍利佛。
侍御具辯才,頗似維摩詰。
不著文字禪,慧力更無匹。
流連云樹間,心意同閒逸。
塵事未能祛,歸舟遂迅發。
最無憀、酒邊愁破,一痕涼夢初醒。蝦須半妥羊燈上,眉月掠殘秋影。花意肯。算廿四番風,不數奇胎性。餅筵初進。漫答拜深深,彎來藕臂,簾外倚妝靚。
亭亭樣,問是何年仙孕。華清舊約潛等。貼溪榆莢田田葉,都作洗兒錢認。波似鏡。宛醉起扶頭,兩兩鴛鴦頸。情絲系定。恁花笑人癡,酒催詩瘦,日日畫闌憑。
昔讀杜陵詩,愛其發至論。乃知五岳外,別有他山尊。今我謁匋公,赫然此境存。示我黃山詩,瑰瑋攝精魂。詠松矜高潔,重之若昆崙。詠石鞭譎怪,析之見底根。詩懷既坦蕩,誨我意復殷。歸來步履輕,宛若服芝蓀。孺衷當可察,臨筆愧冗繁。
為詩貴獨創,不論深與淺。深者奧而峻,言賅意多轉。淺者清且暢,情真意彌顯。先生造意奇,陳趨為之浣。師古不泥古,風光攻絕巘。頌今緣愛今,年高益黽勉。作語欲驚人,題材嚴遴選。所以雖少許,孜孜費裁剪。一葉葦航渡,春濤千丈捲。
非武非文疣累同,
經年躍馬愧從戎。
毀家不作宏微計,
策杖難追鄧禹蹤。
戚戚襟懷傷永日,
堂堂旗鼓想英風。
丈夫快意昆崙夜,
未歇笙歌已立功。
笑倚東窗,泥嬌成困,半醉海棠初睡。輕衫暫卸,小簟平鋪,更有縷金鴛被。試問南柯郡中,十二峰頭,憑誰分隊。想多情識得,相思征路,尋歡同寐。
我欲趁、星眼朦朧,羅幃深處,摩弄桃腮玉臂。只愁夢覺,折齒投梭,此際溫存無計。怎奈沾衾汗流,堆枕綠鬟,撩人容易。莫教他、留戀高唐,還倩啼鶯喚起。
度歲猶多斗粟儲,雙清心跡稱齋居。
來分祿閣青藜火,細照瓊函綠字書。
潑水寒衾經雪后,如雷春爆定更初。
何人此夕還開卷,積習平生笑未除。
雞犬云中,曾棲息、匡君巖腹。問何事,入廛近市,誅茅結屋。用拙也應長閉戶,畏人原自成空谷。繞疏籬、幾曲最怡情,栽花竹。
波瀲滟,千層縠。煙蔥茜,千章綠。對湖山俯仰,賞心娛目。瓜架斗棚晨復暮,帶經負耒耕還讀。人紛爭、收拾一蝸廬,消棋局。
可言詩已矣,多學識之與。
牛尾繄經始,羊腸殆緒馀。
江山開辟后,情性渾成初。
機械相融處,真成可起予。
孰是文之用,茲其道所藏。
典謨書渾渾,晁董策洋洋。
唐宋建長策,韓歐蹈大方。
過庭詩禮次,歸更議其將。
十載歸來隱故園,
交游頻得話寒暄。
披襟漫爾情何極,
往事凄其舌尚存。
竹杖隨緣丘壑勝,
貂裘無那雪霜繁。
明朝白社枌榆會,
好向高臺更一尊。
屣重泥沾齒,風高雨欲沱。
刑天方舞戚,蝸角尚稱戈。
群計田分耦,誰言海不波。
榮期雖有樂,帶索未成歌。
綠發凋零白發多,
山林未死且婆娑。
無端忤俗坐狂耳,
甚欲讀書如懶何。
雨過亂蓑堆野艇,
月明長笛和菱歌。
此中得意君須領,
莫愛車前印幾窠。
黃道星辰移企翼,
青冥風露近飛檐。
翠華晚過凌虛殿,
一色明珠十二簾。
聞說上流江水惡,無數行舟波中落。
到眼驚看駭浪奔,恍忽鯨吞與鼉作。
連朝況遇打頭風,雪浪如山噤舵工。
長檣鐵鹿沙灘駐,后榜前艘語不通。
忽來猛雨如飛砮,疑有斗蛟空際舞。
不辨風聲與水聲,但訝前峰拔老樹。
有時雨止總風狂,鹢首滔滔接混茫。
似忌客行貪利涉,天公作意阻歸航。
五夜洪濤堆裹宿,雨著箬篷紛滲漉。
頻移臥具不成眠,差幸停船無傾覆。
石尤小緩輯能移,遙見堤邊農婦悲。
群說圩田秧再插,今番水漲又無涯。
前者淵明后者潛,
眉生老矣稱耕巖。
今人追古如一轍,
高名應向陵陽镵。
陵陽之峰連敬亭,
即今文脊棲瞿硎。
宣城縱有玄暉守,
那得徵君出戶庭。
我從廬岳趨黃山,
避暑吳淞秋始還。
江樓遠望不及往,
宛然斯人蒼翠間。
共是山林江海士,
寄書合倩琴高鯉。
告君舊事君應喜,
乞君書滿涇縣紙。
無肉鸕鶿入水頻,
雙童聯網立沙濱。
問渠歸得魚多少,
才可為羹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