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一夜齋宿起居注館燃燭校書有述
度歲猶多斗粟儲,雙清心跡稱齋居。
來分祿閣青藜火,細照瓊函綠字書。
潑水寒衾經雪后,如雷春爆定更初。
何人此夕還開卷,積習平生笑未除。
度歲猶多斗粟儲,雙清心跡稱齋居。
來分祿閣青藜火,細照瓊函綠字書。
潑水寒衾經雪后,如雷春爆定更初。
何人此夕還開卷,積習平生笑未除。
過年還有不少糧食儲備,心境清凈無染,正合齋宿的要求。前來分取天祿閣的青藜燈火,仔細校閱那珍貴的綠字書籍。寒夜的被子像潑了冷水,經過雪后更覺冰冷;如雷的爆竹聲,在初更時分準時響起。有誰在這除夕前一夜還在開卷讀書?平生的讀書積習,自嘲至今未能消除。
度歲:過年。
斗粟儲:指糧食儲備,斗為容量單位。
雙清:心境與行跡皆清凈無染。
齋居:在齋館中住宿,此指起居注館值宿。
祿閣:漢代天祿閣,劉向曾于此校書,代指藏書校書之地。
青藜火:傳說劉向校書時,有老人持青藜杖吹火照明,后指校書燈火。
瓊函:珍貴的書函。
綠字書:指用綠字書寫的珍貴書籍。
潑水寒衾:形容被子寒冷如潑冷水。
春爆:春節爆竹。
定更初:初更時分。
積習:長期形成的習慣,此指讀書校書之習。
查慎行曾任起居注官,負責記錄皇帝言行,需在宮中值宿。此詩寫于除夕前一夜于起居注館值宿時,作者燃燭校書,觸景生情而作,反映清代文臣歲末勤勉工作的狀態及個人對學術的重視。
全詩圍繞除夕前一夜校書情景展開,通過環境描寫與典故運用,展現作者勤勉治學的態度與文人雅趣。既有歲末生活實錄,又含個人情感抒發,語言質樸文采兼備,是查慎行晚年詩作的典型代表。
綠槐影蔭碧紗廚,茂樹紛紛葉漸殊。
綿雨新霖消九夏,薰風初熱未三驅。
末垂蟬咽濃陰下,脩景云開炎暑無。
長日山中吟詠畢,氣清塞外鄙涼珠。
曾唱牡丹留客飲,明年何處相逢。忽驚鵲起落梧桐。綠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風。
莫嘆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曉猶同。此身應似去來鴻。江湖春水闊,歸夢故園中。
飯蔬飲水,客莫嘲吾拙。高處看浮云,一丘壑、中間甚樂。功名妙手,壯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堪釣前溪月。
病來止酒,辜負鸕鶿杓。歲晚念平生,待都與、鄰翁細說。人間萬事,先覺者賢乎,深雪里,一枝開,春事梅先覺。
歡承恩寵冠椒風,醉倚金屏玉殿東。吟罷卻愁鸚鵡聽,書成還藉紫鸞通。霧拖蟬鬢勻新綠,花拂鴛裾落膩紅。獨有羅敷矜艷色,采桑南陌嘆飄蓬。
未央前殿按歌來,花外輕車殷夕雷。豹尾喜隨蕓閣度,雁燈深照竹宮回。諫因方朔恢諧得,賦捷枚皋扈從才。一曲霓裳千歲樂,粉香飛作茂陵灰。
鴉逐將歸日,松留欲散煙。愁鄉知有幾重天,況堆千萬山。
蟲網經風吹絕,又向簾旌重結。一絲分做一條心,教人怎么禁。
城中舊兵不如額,分守城頭尚無策。何論城下詰暴客,市兒反側頗接跡。一旦招之入軍籍,朝來首裹青布幘。細襻革靴靿盈尺,黑衣蔽腹袖尤窄。堂下群鴉立無隙,或舞大刀或磔石。取其壯健汰老瘠,九城累累保衛冊。晝坐當門怒眼赤,大聲能作老梟嚇。惡丐往往暗褫魄,夜出走巡街巷柵。火光燭天月不白,木梃竹鞭在肘腋。吠犬無聲都辟易,一人日與錢一百。勤則有犒惰則革,借問誰司鼓與鉦。居然高坐來談兵,百夫長是迂書生。
嶺梅妒韻,緗桃羞艷,占斷風流如許。嫩芽活火煮春泉,并散作、鬘天花雨。
文園病渴,朝朝水厄,貪看一枝媚嫵。丹青替寫歲寒姿,道不是、尋常兒女。
口謾吟哦手謾抄,風壇疏竹晝相敲。不知今日滄溟上,天放何聲此處高。
雪月風花信手抄,皇王帝霸入推敲。伊川擊壤三千首,都共南風一項高。
君到詩情每被抄,玉臺秋磬借僧敲。門前荷簣知心否,云鎖千峰月正高。
屋下塵編不暇抄,狂歌試把鐵橋敲。秋風背取詩囊去,且看擎天柱杖高。
思君待月清宵坐。無聊只覺雙眉鎖。鎮日盼征鴻。經年書未通。
瑤階涼似水。顧影憐憔悴。生怕卷珠簾。新寒病要添。
少時勵志節,
曾不受人憐。
氣誼盟金石,
富貴等云煙。
一朝遭世變,
獨立成孤騫。
皋廡僅傭賃,
雪山慣早眠。
世情惡衰朽,
勢利任倒顛。
羞作時世妝,
向人問嗤妍。
狂風疏雨暗消魂,車馬紛闐客路喧。
流水亭臺環翠竹,出林雞犬間孤村。
旅懷對此偏增感,鄉信憑誰可寄言。
注目長安遙萬里,一鞭行色又黃昏。
舊堡新村入望遐,
太平風景是田家。
征途絡繹通畿輔,
農事經營到海涯。
初夏小苗猶待雨,
前朝折戟尚沈沙。
堪憐牧豎渾無事,
短發垂垂帶野花。
早綴朝班附叔文
晚隨兒女拜雙星
半生巧宦翻成拙
何用區區更乞靈
尋君臘八會,不遇竟空還。
落葉一燈下,寒云雙樹間。
深棲知凈理,強出愧清班。
納祿吾猶晚,惟應學閉關。
尖銳雖云利,
鋒铓日計摧。
藏拙莫言巧,
生花自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