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妃菊 其一
追尋秋色到東籬,腸斷三郎足別離。折得一枝香在手,臨風何處寄相思。
追尋秋色到東籬,腸斷三郎足別離。折得一枝香在手,臨風何處寄相思。
苦無官況莫來休,羞見傍人說宦游。
九十日秋蛩共語,兩三夜雨雁供愁。
腐紅只有虛名在,堅白難將實意酬。
驛路梅花歸正好,苦無官況莫來休。
徽外琴聲局外棋,此心能得幾人知。
縱橫謾說三千字,陶寫須吟百一詩。
秋到蓼花蟬噪后,雨敲荷葉釣歸時。
西湖盡著張公子,莫把吟篷月共移。
官氏亙古至于今,歷派源流振家聲。
吾今生爾九兄弟,各在一方以安身。
人人立志守豪富,個個撐持家業均。
但今囑咐清明節,永世皆臨祭視親。
農豈猶需我勸農,且從人意卜年豐。
喜聞布谷聲聲急,莫為催科處處窮。
父老來前吾語汝,官民相近古遺風。
欲知太守樂其樂,樂在田家歡笑中。
神仙不可學,愿學長不死。
學詩如學仙,吞霞潔塵滓。
渚花流水香,煙霏暮山紫。
涼飔入修竹,一笑鳴綠綺。
童髽及侍果齋賢,白璧沈埋二十年。
師道倦為蓮幕客,詩魂蜚伴雪堂僊。
同游諸老無人在,所幸斯文有子傳。
讀到徐卿珠玉句,撫膺三嘆愧遺編。
人心乘氣機,投閑肆馳逐。
飛天忽淪淵,忘生以徇欲。
大而名節喪,甚者邦家覆。
一狂方寸亂,一安萬事足。
簞瓢樂陋巷,粱肉怕書腹。
平時工用深,舉動自絕俗。
倀倀無所守,有為皆碌碌。
一墮荊榛中,終身困躑躅。
世事豈有常,烏可執卷贖。
學問在我毋自棄,富貴在天毋自辱。
亂石當陶泓,千巖作詩軸。
意到句不就,句到意不足。
墨漸消,筆漸禿。
蒼松偃蹇莓苔綠。
窮冬陽為沴,旱氣蒸黃埃。
春風三夜動,春雨隨風來。
萬類萌甲喜,愁人生意開。
我行竟何事,欣爾登崔嵬。
滿擬田廬樂莫年,誰知鳧舄遽飛仙。
鶚書連走文場捷,麟趾多推正脈賢。
晚錫藍衫更鹖弁,徑分蒲璧鎮龍泉。
春風滿縣開桃李,回首松楸鎖翠煙。
我生山水窟,一靜了萬境。登臨始識奇,已與凡目并。
大哉飛躍間,一物具一性。冰雪有妙理,言言苦難聽。
開藏古制存,以抑揚氣騁。棱棱六花嚴,中有生意瑩。
非貞曷為元,妙干舒慘正。燮調不可偏,相資不相病。
陽和一以泄,品匯反不競。新政冰雪清,洗濯炎蒸凈。
陰痼一陽微,震裂萬蟄儆。酬酢極變態,不失本來靜。
一樓駕高明,俯仰動微省。深恐神鑒昏,萬事如捕影。
繰藉嚴冷名,賡歌歲寒詠。即此友求心,已見無不敬。
行到百尺頭,腳力須用勁。
水亭新得月,坐對白蘋洲。
共說一夜話,惜無多日留。
手抄詩許借,口誦呪如流。
最羨同吟處,對床風雨秋。
獨宿西充館,云雰灑竹關。
薄寒生永夜,亂響度空山。
殘月猶共白,春風相與還。
一枝梅未寄,歸夢越巴蠻。
黃鶴樓高倚半天,樓中黃鶴去千年。
檐楹自是留真境,幾席何妨得老仙。
云護山光秋駐馬,日籠江影晝停船。
良工改寫歸圖畫,俯仰令人一慨然。
又近重陽節,傷心事可嗟。
塞鴻河洛志,籬菊古今花。
苦雨床俱漏,顛風扇莫遮。
漁船如一葉,快活似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