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
官氏亙古至于今,歷派源流振家聲。
吾今生爾九兄弟,各在一方以安身。
人人立志守豪富,個個撐持家業均。
但今囑咐清明節,永世皆臨祭視親。
官氏亙古至于今,歷派源流振家聲。
吾今生爾九兄弟,各在一方以安身。
人人立志守豪富,個個撐持家業均。
但今囑咐清明節,永世皆臨祭視親。
官氏家族從古至今一直延續,歷經各代傳承,家族聲譽遠揚。我如今生下你們九兄弟,你們各自在一方安定生活。每個人都要立志守住財富,共同把家業支撐得均衡。現在我特別囑咐,以后每年清明節,都要永遠回來祭祀親人。
亙古:從古至今。
歷派源流:指家族各代的傳承脈絡。
振家聲:使家族名聲得到宣揚。
撐持:支撐、維持。
臨:到、來。
推測此詩創作于一個重視家族傳承和親情維系的傳統家庭環境中。長輩看到九兄弟各自成家立業,分散在各地,為了讓家族情感得以延續,家族傳統能夠傳承,便寫下此詩,在特定的場合(可能是家族聚會等)對九兄弟進行囑托。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家族傳承和親情維系,突出家族觀念。其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摯。在家族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價值,體現了傳統家庭對家族延續和親情凝聚的重視。
世上小兒迷黑白,
此翁胸中涇渭殊。
少卑高論近流俗,
恐妨要路肩安輿。
浩歌登虞山,雨意恰初醒。
縱目翠微巔,浮云四圍盡。
風高海有聲,日澹湖無影。
并作乾坤秋,濛濛接西嶺。
破臘星回春可數。天佑中興,岳降神生再。造膝一言曾寤主,翱翔歷遍清華路。
蓋代功名知自許。倦把州麾,小向琳宮任。早晚詔催歸禁署,致身宰相雙親具。
家常待客勸三杯,
鴆酒不消吃一盞。
當時裂破夜叉頭,
頂門突出醯羅眼。
淺碧映鬢色,輕粉添眉嫵。廢園半角,花柳驚如許。塵黯樹石,閣住黃昏雨。知道春成土。前度老劉郎,怎重來、夭桃換主。
且行去。問道士玄都,謾看花太息,斜陽易沉,紫陌流光莫。倚遍畫闌,荒了冶游路。獨恨啼聲苦。啼到血乾時,卻誰憐、枝頭杜宇。
鼎沸才清席未溫,肯將禮樂奏君門。
后來牽合虛文者,未必無疑到叔孫。
扶植綱維明大節,折沖俎豆去繁蕪。
今人健羨麒麟書,曾及當時斫柱無。
遁跡甘從鹿豕群,南山深處隔囂氛。
屋前流水連青嶂,階下寒松護白云。
栗里自篘元亮酒,草堂寧辱稚圭文。
紛紛車馬塵中客,高節能無愧隱君。
神醫傳業有系緒,博極經方考圖譜。
熨灑砭镵本上池,飛升變化皆靈圉。
梁宋萬客多荊吳,卜肆藥房每堪語。
典御誰如河內張,遺書獨有陽翟褚。
仲景先生金匱成,華陀讀之首推許。
末代專門術已希,束書不談鮮稽古。
本草湯液百不知,素問難經幾能舉。
江西鄭君汝南客,下簾門戶窺丹籍。
周趙已知秦越人,群公游楊競虛席。
起死言非飲藥功,禁方況且二占脈。
師承似是長桑君,視一垣邊人不識。
君不見會稽周溥醫有聲,授之南郡高子明。
黃帝扁鵲書盡讀,東垣丹溪義更精。
考源括要名字起,成化之間聞汴京。
余也羅浮一畸士,世人但呼稚川子。
醉視鄧岳為狎鷗,勾漏求丹自今始。
寓客君如鮑太玄,詎但汴水周文淵。
蓬萊閣上堪千載,行將期汝于朱明耀真之洞天。
曩昔執箕帚,掃君堂上塵。
仁人許烏哺,供養白頭親。
畫舫歸裝便,安輿樂事頻。
愿持九醞酒,釀作一家春。
幾日嫩寒輕暖。又聽雛鶯學囀。
妝罷倚雕欄,心與芭蕉同捲。
人遠。人遠。況是宵長夢短。
國色應難并,
開時鵲渡河。
昨宵人乞巧,
為爾墮金梭。
涼月西斜,拓卐字疏疏,飛白低認。半掩回廊,何似曉來平正。
剛是側倚春人,只里外、兩邊誰省。靠粉墻、送得燈來,端的玉鉤愁損。
矮枝紅葉疑飄盡,漸周遮翠桐移近。重重不礙弓鞋步,無奈玲瓏難憑。
圍著水上紅橋,浸入雙行凄冷。問碧城多遠,應一樣朦朧影。
路遠三湘。記幽崖冷谷,采遍瑤房。仙人練顏如洗,尚帶鉛霜。窈裊東風搖翠,返魂處、佳珥成行。飄零遇張碩,已墮紅塵,還舞霓裳。
月中何限怨,念王孫草綠,孤負空香。冰絲初弄,清夜應訴悲涼。玉斲相思一點,算除是、連理唐昌。閒階澹成夢,白鳳梳翎,寫影云窗。
漢江秋凈石粼粼,黃鶴樓高不見塵。今日樓臺歸劫火,眼中猶聚上樓人。
萬瓦如鱗繡作堆,別山重見禿翁來。晴川閣下南條水,一日同君蕩幾回。
珠樓曲曲貯仙娃,一帶風窗十里紗。記得中和門外路,女墻東去是他家。
廨居逼近紫微堂,白火青煙五尺床。鈴柝夜寒聽不得,雞鳴先起著衣裳。
山林閑放身,幽意苦不愜。
因來我壺觴,且送爾官牒。
池蓮紅未葩,園筍綠已葉。
去住豈愿違,人寰付塵劫。
痼疾已煙霞,藥石從美疢。
誰憐名宦遲,我覺幻化迅。
興與山孤高,語帶澗深潤。
去去上下塘,應勞青眼瞬。
勿云杯酒闌,且認語笑密。
婆娑真一老,跌宕忻六逸。
交游貴忘年,志意當惜日。
舒而有鼎彝,卷而有篇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