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濟南道中兀坐肩輿不能開卷因即事戲作俳體六言解悶數之政得三十首當喚白家老婢讀之耳 其十七
飯罷從容捫腹,汝胡許大乃爾。詩書淘洗欲盡,空空如也而已。
飯罷從容捫腹,汝胡許大乃爾。詩書淘洗欲盡,空空如也而已。
漢士守一經,其義或駮舛。
真儒起北海,卓哉鄭司農。
博綜六藝旨,叩之等木鐘。
于時內外學,罔不羅心胸。
用以釋儀象,明堂暨辟雍。
初非尚怪異,專一譚魚龍。
至于五帝名,亦惟祀典從。
德業既日尊,弟子爭扳逢。
黃巾拜車下,后儒翻不容。
一朝輟栗主,俎豆何由供。
嗟彼黎丘鬼,乃以祀瞽宗。
涉盡蠻溪與瘴灣,轉因家難得身閒。應憐白發恩難報,頗怪青云興獨慳。在野有時看射虎,杖藜隨處約登山。泥蟠霧隱真虛擬,西北王師尚未班。
日射蒸途潦接灣,客車何處可投閒。愁中鬢發年年別,病里篇章字字慳。長憶許公兼許子,卻逢商水慕商山。同朝故地分明記,白玉墀東第二班。
秋老江溜緊,弱纖遲孤艇。
村舍無酒沽,城門暮已迥。
饑寒莫可療,汲泉煮清茗。
終夜風雨聲,凄凄聞夢醒。
深春苦竹寺,細雨海棠花。
山川形勢連三楚,風月清明占兩湖。
昔逢海客談瀛洲,蒼茫氣象無能侔。我欲向之問端倪,但指天際云悠悠,即云即海空外流。今看好手弄狡獪,滿紙淋漓吁可怪。不知墨氣并云氣,唯見紫瀾萬疊聲澎湃,即海即云壁上掛。
我聞黃山之云天下奇,仙靈變幻那得知。欲往觀之勞我思,異境恍惚移于斯。一縷初生上遙漢,煙交霧集漸浩瀚。云作奇峰峰作云,云峰片片相凌亂。俄然南北東西合,浮天沒地無邊岸。三千白月照難窮,九萬長風吹不散。神仙欲到輒引去,河伯無端望洋嘆。云邪海邪誰能判,咫尺相從游汗漫。
乃是三十六峰入臂腕,掃卻一片錦繡段,非海非云任君看。
畫理通化工,對之開心胸。我將陋木華之《海賦》,隘屈子之《云中》。契達觀于漆園,等妙諦于大雄。天地溟涬,古今混同。何有乎日月之循環,宇宙之始終。
而況人世之得失窮通,一一歸虛空。精靈忽與丹青聚,置身已在天都峰。囊括千朵萬朵之芙蓉,割取千間萬間之琳宮,踏倒千年萬年之長松。誓從王夫子,游戲入無窮。
扶持又度改年時,
耄齒侵尋敢自期。
中夕祭馀分馎饦,
黎明人起換鐘馗。
春盤未抹青絲菜,
壽斝先酬白發兒。
聞道城中燈絕好,
出門無日嘆吾衰。
誰言府中居,
自得山中樂。
獨醉還自醒,
無人事酬酢。
垂楊枝上喜遷鶯,
梅子黃時雨乍晴。
幾陣薰風穿玉殿,
真珠簾內有歡聲。
京塵染袂鬢成絲,
天厭斯文已可知。
性喜談兵常草檄,
年當垂老益工詩。
六州鑄錯期誰喻,
四海論交惜我遲。
紅豆又聞分異種,
斗杯堂畔一相思。
重來北郭吟詩社
已過東籬采菊期;
冠蓋叢中容野服
果然好客鄭當時!
八閩開層障,
三山列秀雯。
王師忻大捷,
宗子有奇勛。
竹帛昭天日,
輪囷燦海云。
鄰霄遺澤畔,
人識舊將軍。
靈山話月,曹溪指月。
玉乳峰前,相呼看月。
縱饒光透十虛,未免成第二月。
諸人要見真月么,非暗非明,非圓非缺。
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清世乘桴海上浮
三山真有望中游
丹書點檢朝還夕
錦里追歡春復秋
直向天邊垂任釣
何曾澤畔著羊裘
獨憐碧眼看溟渤
處處凌空結蜃樓
憶我三番曾過此,滿目民艱恫瘝視。蠲租加賑不少靳,究亦無能瘡痏起。
壬午之歲博咨訪,略覺其中悉源委。因為疏剔六塘河,果然潦盡堪耕耜。
人事盡而天貺隨,連歲秋收皆獲美。茲來殊覺大改觀,憑輿歷覽心生喜。
戶有蓋藏育雞豚,衣鮮褸裂贍婦子。不災不賑奚所加,究欲加思念無已。
因思時巡免正供,十分之三常例耳。數縣瘠土應倍憐,益二至五斯可矣。
國有余用蘇茆檐,減一半惟投懸匭。佇看元氣復閭閻,庶協以休以助理。
回首觚棱倚玉鑾,征騑緩緩出長安。
還山初服天恩渥,橫海奇庸替手難。
冰雪載涂勞夢轂,江湖頻歲寄師干。
莫言官守無拘滯,塞雁賓鴻互燠寒。
馬息鯢蟠譬喻存,南溟變化即鵬鯤。
冷參信有維摩偈,熱血常銷望帝魂。
華譽恥聞常掩耳,深談入定亦何言。
紛紛海客爭傾折,惟看梅花瀉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