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舉奉常將歸東林出示綺川西溪二賦輒賦長句為謝且以贈行
綺川亭上凌云賦,人在回仙舊游處。誰教書劍走長安,荻月霜楓等閑度。
朱門不炙釣竿手,萬卷難供折腰具。偶然把筯憶莼羹,乞得閑官徑呼渡。
江漲橋頭有渡船,船頭歷歷東林路。云煙如畫水如天,笑憶紅塵問良苦。
我亦吳松一釣舟,蟹舍漂搖幾風雨。因君賦里說江湖,破帽蹇馿明亦去。
雞犬相聞望可見,鷗鷺同盟心亦許。相過得得款溪門,雪夜前村聽鳴櫓。
綺川亭上凌云賦,人在回仙舊游處。誰教書劍走長安,荻月霜楓等閑度。
朱門不炙釣竿手,萬卷難供折腰具。偶然把筯憶莼羹,乞得閑官徑呼渡。
江漲橋頭有渡船,船頭歷歷東林路。云煙如畫水如天,笑憶紅塵問良苦。
我亦吳松一釣舟,蟹舍漂搖幾風雨。因君賦里說江湖,破帽蹇馿明亦去。
雞犬相聞望可見,鷗鷺同盟心亦許。相過得得款溪門,雪夜前村聽鳴櫓。
在綺川亭上有凌云之賦,人處在回仙曾經游覽的地方。是誰讓他帶著書劍奔赴長安,荻花映月、楓葉披霜的時光輕易度過。他不攀附權貴,即便有萬卷詩書也難以成為彎腰侍奉的工具。偶然拿著筷子想起家鄉的莼羹,求得個閑職便徑直呼船渡江。江漲橋頭有渡船,船頭清晰地指向東林的路。云煙如畫,水天相接,笑著回憶在塵世的辛苦。我也是吳松江上的一葉釣舟,蟹舍在風雨中飄搖。因為您賦里說到江湖,我明天也戴著破帽騎著瘦驢前往。雞犬相聞的地方遙遙可見,與鷗鷺結盟的心意也已應允。相聚時悠閑地叩響溪門,雪夜在前面的村子聆聽搖櫓聲。
綺川亭:一個亭子的名稱。
回仙:可能指呂洞賓,傳說他號回仙。
長安:代指京城。
荻月霜楓:秋天的景色,荻草在月光下,楓葉經霜。
朱門:指富貴人家。
炙:這里有攀附、巴結之意。
筯:筷子。
莼羹:用莼菜做的羹,代指家鄉美食。
吳松:河名。
得得:悠閑自在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友人倪文舉將歸東林,出示綺川西溪二賦,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文人對官場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詩人或許也有相似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回歸田園的祝福和自己對江湖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一種心態和創作風格。
船回沙尾。幾誤紅窗聽鵲喜。尺素空傳。轉首相逢又隔年。
寒燈獨守。玉筍持杯寧復有。秀水南州。徒使幽人作夢游。
錦屏人醉。玉暖香融春有味。今日蘭舟?;陦暨€隨綠水流。
高城望斷。無奈城中人不見。斜倚妝樓。恨入眉峰兩點愁。
翼綃微動自宮商,
幾曳殘聲送夕陽。
喚得槐柯芳夢覺,
薰風一曲換西涼。
兵動半天下,
漸行江以南。
羌村歸杜甫,
精舍辟羅含。
鶴唳驚寒早,
蛩吟吊夢酣。
洞庭秋色老,
犒敵趁黃柑。
道上行人暍,林間釋子幽。
去無相趣迫,聊得小夷猶。
竹樹擁檐立,溪山隨檻流。
自非能賦者,常是欲眠休。
混跡風流地,清心政事堂。
仙才多薄宦,家學自名郎。
副墨邀浮嶠,張琴答桂陽。
南中行略遍,高步信游梁。
先朝傳獻頌,今日喜聞詩。
陶謝無兼體,鄒枚又一時。
園添新雪色,人有暮云思。
殘廢龍門業,勞君枉見推。
三星半月露孤圓,
天地秋深夜氣閑。
光遍三千大千界,
即非內外及中間。
東方奏牘介休巾,二子摳衣半已鶉。
未必風云俱失士,不知芻秣待何人。
公卿寧以三鳣貴,天地今惟一馬真。
寥廓千秋君自愛,羖皮堪笑入西秦。
江月照孤舟,有客鳴素琴。
天風指端起,調高思何沈。
借問所念誰,楚國有遺音。
庾月南樓好,陶柳西門深。
羊公峴山頂,今有誰登臨。
思欲一相訪,芳蹤何處尋。
尋此亦云易,遠行難為心。
寶殿無人不侍立,
不種梧桐免鳳來。
顧公宰相才,老得中孝名。
以言救天下,不期當時行。
大運自秦來,治具幾紛更。
元元萬古胸,利病如列星。
傳來二百年,考資丐儒生。
或非著書意,掩卷三涕零。
閑里金針,早完朝課。無端惹起閑愁大。怪它有鳥喚鴛鴦,雙雙戲處清萍破。
半響神馳,心情無奈。不知簾外花陰過。嬌波凝睇九回腸,紅絨嚼向何人唾。
夢三生,香一炷,身世悟萍絮。青粉墻低,鴉背帶秋去。乍驚蒜影鉤簾,茶煙飏鬢,驀吹落、緗桃紅雨。
起還住。窺人窈窕窗前,鸚母悄無語。寶篆成灰,劃遍斷腸句。爭知豆蔻詞工,鴛鴦字好,暗顛倒、十分情緒。
仲夏苦炎熱,
幽棲出郭尋。
淹君高樹蔭,
清我遠塵襟。
山鳥偶然下,
谷云時作陰。
對茲真作樂,
聊可傲華簪。
五日十日天氣清,
故故重九陰云生。
鄰家貰得一壺酒,
恐負明朝花下行。
夜半追兵入楚營,
鴻門玉碎卯金興。
江東父老猶羞見,
地下如何見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