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示及寄提舉大丞相高韻大丞有三點明星半輪月之句因次元韻
三星半月露孤圓,
天地秋深夜氣閑。
光遍三千大千界,
即非內外及中間。
三星半月露孤圓,
天地秋深夜氣閑。
光遍三千大千界,
即非內外及中間。
稀疏的星辰與半輪月亮在夜空中顯露出孤高的圓滿,天地深秋的夜晚,氣息寧靜安閑。清光遍照三千廣大世界,已超越了內外與中間的界限。
三星:此處指稀疏的星辰,非實指數量。
半輪月:即半月,形狀如鉤或半圓的月亮。
三千大千界:佛教術語,指由小千、中千、大千三種世界組成的廣大宇宙,形容極廣的范圍。
即非:否定性表述,此處指超越具體空間界限的哲理性表達。
此詩為和韻之作,作者收到提舉大丞相的詩作(原詩含“三點明星半輪月”句)后,依秋夜星月之景,以原韻酬和。創作背景或為深秋夜晚,詩人由景生情,借宇宙之景表達對空間界限的哲理性思考。
全詩以秋夜星月起興,由具體物象延伸至對三千世界的觀照,最終以“即非內外及中間”升華主題,體現詩人對宇宙廣度與空間本質的深刻感悟,語言簡練而意旨深遠。
春潭足芳樹,水清不如素。
幽人愛華景,一一空山暮。
月出潭氣白,游魚暗沖石。
夜深春思多,酒醒山寂寂。
暮春天早熱,邑居苦囂煩。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
園中有草堂,池引涇水泉。開戶西北望,遠見嵯峨山。
借問主人翁,北州佐戎軒。仆夫守舊宅,為客侍華筵。
高懷有余興,竹樹芳且鮮。傾我所持觴,盡日共留連。
疏拙不偶俗,常喜形體閑。況來幽棲地,能不重嘆言。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寧。
行車未及家,天外非盡程。
骨肉待我歡,鄉里望我榮。
豈知東與西,憔悴竟無成。
人言苦夜長,窮者不念明。
懼離其寢寐,百憂傷性靈。
世道多險薄,相勸畢中誠。
遠游無知音,不如商賈行。
達人有常志,愚夫勞所營。
舊山行去遠,言歸樂此生。
漾漾南澗水,來作曲池流。言尋參差島,曉榜輕盈舟。
萬繞不再止,千尋盡孤幽。藻澀訝人重,萍分指魚游。
繁苗毯下垂,密箭翻回辀。曝鱉亂自墜,陰藤斜相鉤。
臥蔣黑米吐,翻芰紫角稠。橋低競俯僂,亭近閑夷猶。
目為逐勝朗,手因掇芳柔。漸喜游來極,忽疑歸無由。
氣狀雖可覽,纖微諒難搜。未聽主人賞,徒愛清華秋。
羌胡據西州,近甸無邊城。
山東收稅租,養我防塞兵。
胡騎來無時,居人常震驚。
嗟我五陵間,農者罷耘耕。
邊頭多殺傷,士卒難全形。
郡縣發丁役,丈夫各征行。
生男不能養,懼身有姓名。
良馬不念秣,烈士不茍營。
所愿除國難,再逢天下平。
悠悠旱天云,不遠如飛塵。賢達失其所,沉飄同眾人。
擢秀登王畿,出為良使賓。名高滿朝野,幼賤誰不聞。
一朝遇讒邪,流竄八九春。詔書近遷移,組綬未及身。
冬井無寒冰,玉潤難為焚。虛懷日迢遙,榮辱常保純。
我念出游時,勿吟康樂文。愿言靈溪期,聊欲相依因。
與子骨肉親,愿言長相隨。況離父母傍,從我學書詩。
同在道路間,講論亦未虧。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儀。
行役多疾疚,賴此相扶持。貧賤事難拘,今日有別離。
我去秦城中,子留汴水湄。離情兩飄斷,不異風中絲。
幼年獨為客,舉動難得宜。努力自修勵,常如見我時。
送我登山岡,再拜問還期。還期在新年,勿怨歡會遲。
青山無逸人,忽覺大國貧。良玉沉幽泉,名為天下珍。
野性疏時俗,再拜乃從軍。氣高終不合,去如鏡上塵。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今來吊嗣子,對隴燒新文。
耕者廢其耜,爨者絕其薪。茍無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奠酒徒拜手,哀懷安能陳。徒保金石韻,千載人所聞。
窮居積遠念,轉轉迷所歸。
幽蕙零落色,暗螢參差飛。
病生秋風簟,淚墮月明衣。
無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
嗚呼吏部公,其道誠巍昂。生為大賢姿,天使光我唐。
德義動鬼神,鑒用不可詳。獨得雄直氣,發為古文章。
學無不該貫,吏治得其方。三次論諍退,其志亦剛強。
再使平山東,不言所謀臧。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親朋有孤稚,婚姻有辦營。如彼天有斗,人可為信常。
如彼歲有春,物宜得華昌。哀哉未申施,中年遽殂喪。
朝野良共哀,矧于知舊腸。籍在江湖間,獨以道自將。
學詩為眾體,久乃溢笈囊。略無相知人,黯如霧中行。
北游偶逢公,盛語相稱明。名因天下聞,傳者入歌聲。
公領試士司,首薦到上京。一來遂登科,不見苦貢場。
觀我性樸直,乃言及平生。由茲類朋黨,骨肉無以當。
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時名。追招不隔日,繼踐公之堂。
出則連轡馳,寢則對榻床。搜窮古今書,事事相酌量。
有花必同尋,有月必同望。為文先見草,釀熟偕共觴。
新果及異鮭,無不相待嘗。到今三十年,曾不少異更。
公文為時師,我亦有微聲。而后之學者,或號為韓張。
我官麟臺中,公為大司成。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揚。
特狀為博士,始獲升朝行。未幾享其資,遂忝南宮郎。
是事賴拯扶,如屋有棟梁。去夏公請告,養疾城南莊。
籍時官休罷,兩月同游翔。黃子陂岸曲,地曠氣色清。
新池四平漲,中有蒲荇香。北臺臨稻疇,茂柳多陰涼。
板亭坐垂釣,煩苦稍已平。共愛池上佳,聯句舒遐情。
偶有賈秀才,來茲亦同并。移船入南溪,東西縱篙撐。
劃波激船舷,前后飛鷗鸧。回入潭瀨下,網截鯉與魴。
踏沙掇水蔬,樹下烝新粳。日來相與嬉,不知暑日長。
柴翁攜童兒,聚觀于岸傍。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
釣車擲長線,有獲齊歡驚。夜闌乘馬歸,衣上草露光。
公為游溪詩,唱詠多慨慷。自期此可老,結社于其鄉。
籍受新官詔,拜恩當入城。公因同歸還,居處隔一坊。
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公既相邀留,坐語于階楹。
乃出二侍女,合彈琵琶箏。臨風聽繁絲,忽遽聞再更。
顧我數來過,是夜涼難忘。公疾浸日加,孺人視藥湯。
來候不得宿,出門每回遑。自是將重危,車馬候縱橫。
門仆皆逆遣,獨我到寢房。公有曠達識,生死為一綱。
及當臨終晨,意色亦不荒。贈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
公比欲為書,遺約有修章。令我署其末,以為后事程。
家人號于前,其書不果成。子符奉其言,甚于親使令。
魯論未訖注,手跡今微茫。新亭成未登,閉在莊西廂。
書劄與詩文,重疊我笥盈。頃息萬事盡,腸情多摧傷。
舊塋盟津北,野窆動鼓鉦。柳車一出門,終天無回箱。
籍貧無贈貲,曷用申哀誠。衣器陳下帳,醪餌奠堂皇。
明靈庶鑒知,仿佛斯來饗。
秋亭病客眠,庭樹滿枝蟬。
涼風繞砌起,斜影入床前。
梨晚漸紅墜,菊寒無黃鮮。
倦游寂寞日,感嘆蹉跎年。
塵歡久消委,華念獨迎延。
自寓城闕下,識君弟事焉。
君為天子識,我方沉病纏。
無因會同語,悄悄中懷煎。
秋堂羸病起,盥漱風雨朝。
竹影冷疏澀,榆葉暗飄蕭。
街徑多墜果,墻隅有蛻蜩。
延瞻游步阻,獨坐閑思饒。
君居應如此,恨言相去遙。
仆人驅行軒,低昂出我門。
離堂無留客,席上唯琴樽。
古道隨水曲,悠悠繞荒村。
遠程未奄息,別念在朝昏。
端居愁歲永,獨此留清景。
豈無經過人,尋嘆門巷靜。
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
無因同波流,愿作形與影。
誰主東諸侯,元臣隴西公。旌節居汴水,四方皆承風。
在朝四十年,天下誦其功。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東方有艱難,公乃出臨戎。單車入危城,慈惠安群兇。
公謂其黨言,汝材甚驍雄。為我帳下士,出入衛我躬。
汝息為我子,汝親我為翁。眾皆相顧泣,無不和且恭。
其父教子義,其妻勉夫忠。不自以為資,奉上但颙颙。
公衣無文采,公食少肥濃。所憂在萬人,人實我寧空。
輕刑寬其政,薄賦弛租庸。四郡三十城,不知歲饑兇。
天子臨朝喜,元老留在東。今聞揚盛德,就安我大邦。
百辟賀明主,皇風恩賜重。朝廷有大事,就決其所從。
海內既無虞,君臣方肅雍。端居任僚屬,宴語常從容。
翩翩者蒼烏,來巢于林叢。甘瓜生場圃,一蒂實連中。
田有嘉谷隴,異畝穗亦同。賢人佐圣人,德與神明通。
感應我淳化,生瑞我地中。昔者此州人,但矜馬與弓。
今公施德禮,自然威武崇。公其共百年,受祿將無窮。
寒天正飛雪,行人心切切。
同為萬里客,中路忽離別。
別君汾水東,望君汾水西。
積雪無平岡,空山無人蹊。
羸馬時倚轅,行行未遑食。
下車勸僮仆,相顧莫嘆息。
詎知佳期隔,離念終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