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虛宮
林館松門白晝扃,參鸞人去已千齡。
基存舊宅樓臺古,地有遺丹草木靈。
滿洞曉云春釀雨,一池秋水夜涵星。
麻姑仙馭今何在,檻外孤峰晚更青。
林館松門白晝扃,參鸞人去已千齡。
基存舊宅樓臺古,地有遺丹草木靈。
滿洞曉云春釀雨,一池秋水夜涵星。
麻姑仙馭今何在,檻外孤峰晚更青。
山林館舍松木門在白晝也緊閉著,當年乘鸞的仙人離去已過千年。舊宅的地基還在,樓臺顯得十分古老,地上遺留的丹藥讓草木都有了靈性。滿洞的曉云在春日醞釀著雨意,一池秋水在夜里涵映著星辰。麻姑的仙車如今在哪里呢,欄桿外的孤峰在傍晚更加青翠。
扃:關閉。
參鸞人:指乘鸞的仙人。
基:地基。
遺丹:遺留的丹藥。
麻姑:神話中的女仙。
仙馭:仙人乘坐的車駕。
檻:欄桿。
沖虛宮是道教著名宮觀,歷史悠久,有諸多仙人傳說。詩人游覽此地,面對古老的宮觀和美麗的景色,結合仙人的傳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詩人當時心境因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能感受到其對歷史和仙境的思索。
這首詩主旨是借沖虛宮的古跡和傳說,抒發對仙人的向往和對時光變遷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虛實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
野雀從南來,翩翩思擇木。感此主人賢,飛鳴集其屋。才地非獨優,處卑愿亦足。矧有嘉樹林,朝昏托棲宿。鷹鹯過莫窺,罻羅無由觸。哀彼《黃鳥》詩,長謠念邦族。
蕭蕭風雨聲,
一夜入修竹。
中有遺世人,
歸云掩茅屋。
南出蛾螂塘,記險從此始。山脈悉聯絡,形若臂使指。又如駿馬足,一逸不能止。峭根拔地生,危峰倚天起。
光含朝暾紅,氣積暮煙紫。云開壁面削,雨過翠骨洗。行人望不見,下馬秋色里。
行行大山凹,復至大山丫。眾嶺郁蜿蜒,深谷含嵯岈。頑石踞豺虎,攫人森齒牙。馬行穿細霧,鳥歸帶殘霞。
巖樹夏生果,澗卉秋垂葩。村舍急云碓,溪田翻水車。曠然清風來,吹我烏帽斜。落日滿墟里,徘徊數人家。
陰崖不可狀,作意露奇熊。回峰互相抱,環巘遙作對。初排雁行斜,忽作蠲飛退。枯松偃鱗甲,怪石羅細碎。
仰見雙鳥過,上有片云礙。鑿幽始前人,尋險自我輩。一徑繞羊腸,夕陽在牛背。
怪天不合生水多,藏匿蛟龍挾風波。尋常聚族如雞伏,造次凌空變妖魔。
震雷掣電日月昏,倒海移山禽獸尊。得時雨鱉戲高岸,失地松楸泣斷魂。
鳳毛五色差堪舉,驥蹄千里何由奔。神堯當之亦儆予,肯使匪類長兒孫。
吁嗟蠢動自取滅,誅盡殺完覺轉拙。明珠珊瑚莫浪求,淵底臥熟泥蟠穴。
密網鉅鉤乍浮沈,大小骨肉驚吐舌。一自搜索往來頻,吞聲涕淚幾斗血。
藏身百慮目長盱,無聊走險成下愚。揚鬐鼓鬣揮利爪,興云作霧奮微軀。
豈能敢與天為仇,不過茍延活斯須。崇有山,卑有泉,各得其所應帖然,置膏烈火空熬煎。
海云暈日赭成圍,
海雨侵宵黯自歸。
獨往豈曾求久計,
不眠未是惜流暉。
吟成代馬風前意,
看盡江鶯草際飛。
只有柔奴象慰語,
安心仍恐是鋒機。
苦參道難學,
放肆事容易。
入腳不可深,
骎骎成自棄。
高田麥,
四月未全黃。
實綻已堪盈把捋,
味香且任滿盤嘗。
漸入好年光。
智悟悟自心,
不在一切處。
回首時觀瞻,
便是佛國土。
岳力偏幽最,
平遙眼一新。
得從煙月望,
擬作釣江人。
幽姿何必傍瑤臺
笑傲冰霜寂歷開
流水空山塵不到
孤芳解占百花魁
橫金出守郡名廉,
五馬翩翩吏隱兼。
鮫浦月明珠澤媚,
羊城天闊羽書恬。
黃堂政簡高齋寂,
畫閣春深麗藻添。
回首扶桑銅柱近,
可能遺愛遍窮檐。
路繞飛狐西,心與大刀折。鼓聲斷重圍,斜日陰山雪。陣云隨草低,殺氣傍城結。何人哭遼水,水上青憐滅。
邊色寒蒼茫,老將節旄絕。胡馬蹄足高,踏冰如踣鐵。露宿黃沙戍,哀笳增哽咽。征人半未歸,分甘死饑渴。
家山常在眼,莫念經年別。軍人莫采芑,佳人莫夢蘭。采芑地不生,夢蘭徵驗難。即戎有簡書,內私置若干。
城邊戈可枕,塞上雪可餐。寄衣是何日,縮肉且忍寒。烽火時一紅,淚落山鬼間。重氣自輕生,而暇憂摧殘。
君看交河水,萬馬飲不乾。愿河向東流,東流近長安。
真童列仗嚴如兵,
誅奸號令雷風行。
俄聞一物不遂性,
急傳口詔春陽生。
聞折海棠看更撚,前歡休更思量。小釵橫戴一枝芳。野蕪平似剪,鸞鏡掩休妝。
畫堂昨夜西風過,銀蟾影掛瀟湘。欲憑危檻恨偏長。羅帷愁獨入,紅蠟淚飄香。
管弦不礙登山屐,
粱肉何妨滿腹書。
豈是清談愧夷甫,
為無阿堵繞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