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喬卷
國色雙花相并栽,周郎分得小枝來。漢宮早有君王見,金屋須教一處開。
國色雙花相并栽,周郎分得小枝來。漢宮早有君王見,金屋須教一處開。
季子逸群,矯難控御。跡寄黃塵,名在紫府。
觀此風鑒,無以為喻。但見其清卻梅林之風,秀等蘭叢之露。
妙文章之吐鳳,視功名其破釡。
我欲醉袖之旁,更畫凌波之女。
使其他日歸道山,渡弱水,而驂風馭。
空若不解,即是斷空。
解若不空,即是法執。
是故居士,獨號解空。
窠臼不立,凡圣豈存。
是誰宗旨,臨濟仍云。
了知無性滅無明,空慧須從戒定生。
峰頂世間心已盡,蓮開幻事觀方成。
尚無欣慕厭除念,豈有神通變化情。
對現色身人不識,南風小雨共籠晴。
無雨我掩耳,有雨我不聞。
我豈妄人耶,心手自紛紜。
老人登斯亭,聽否了不分。
前山忽震雷,后山堆白云。
寂寞三冬至,飄然瘴海中。不嫌羈寓遠,屢感歲華窮。
父老憐匏系,肴蔬盛簋饛。一歡為子壽,百福與君同。
已慣鳶飛墮,真忘馬首東。南間行自變,重譯不須通。
椰酒醍醐白,銀皮琥珀紅。傖獰醉野獠,絕倒共鄰翁。
??芋人人送,囷庖日日豐。瘴收黎母谷,露入菊花叢。
海蜑羞蚶蛤,園奴饋韭菘。檳榔代茗飲,吉內御霜風。
悵望懷諸阮,遙知憶小馮。客身雖嶺嶠,逸想在瀛蓬。
介階惟偕母,龐團獨侍公。故山千萬里,此意托飛鴻。
謬玷英髦齒故鄉,西溪云日曉蒼涼。
樽傾北海佳辰至,樂入熏風晝漏長。
未放巾車陶令去,且容拓戟少陵狂。
他時儻與安昌客,還許門生到后堂。
信道東君有化工,翦裁花雨落春風。
忽驚區脫無余地,變作瑤池第一宮。
南畝麥秋先作瑞,西山玉粒未教融。
旅人共助田夫喜,一飽遙知餅餌豐。
徧界不會藏,處處光皎皎。
開眼失蹤由,都緣太分曉。
園林匆生春,萬瓦粲一笑。
遙知忍凍人,未悟安心了。
亂山窮處聞魚鼓,梵宇潭潭不知暑。當時麻衣此卜居,自啟山林著藍縷。
飛空樓觀驚造化,縹緲云間如帝所。道人疑是有道者,己不求人人自許。
富兒爭致千金多,貧者不辭筋力苦。若非足指按大地,荒山坐變琉璃宇。
南陽持節奉詔歸,夜上崢嶸攜幕府。是時六月火令熾,千騎解鞍人按堵。
登臨豈為謝公賞,七子賦詩歌趙武。長廊月出清風生,古殿無人鈴獨語。
公留三日看溪漲,白晝魚蝦落飛雨。我昔千里上太行,身世飄零悲逆旅。
莫投紫巖稍自慰,欲扣僧房無可侶。有來野餉苜蓿飯,主人對客羞貧窶。
何似元戎從掾吏,落日紅旗照洲渚。椎牛釃酒勞還役,號令三更傳部伍。
君能筆力記其事,句法更如山峻阻。一時豪放豈易得,況有幻怪供詩取。
歸來尚可詫朋友,云夢青丘俱不數。山川雖是風物殊,樂哉信美非吾土。
每向新亭去,何曾問主人。
弟兄俱有好,樽俎自相親。
棲翼云山晚,飛花洞府春。
長愁醉歸去,步步近紅塵。
煌煌文德門,絳殿高巍巍。朔望奉朝謁,自覺身光輝。
吾家濟水南,舊隱掩雙扉。三徑雖就荒,松菊猶依依。
歸歟懷魏闕,倦宦念東歸。游子行未已,江湖鴈南飛。
去就兩無策,躊躇送殘暉。
舉手炷香,而供養佛。其心自知,應念獲福。
舉手操刀,恣行殺戮。其心自知,死入地獄。
或殺或供,一手之功。云何業報,罪福不同。
皆自橫計,有如是事。是故從來,枉沈生死。
雷長芭蕉,銕轉磁石。俱無作者,而有是力。
心不取境,境亦自寂。故如來藏,不許有識。
幽谷青青樹,移根倩爾栽。
祇疑荊棘地,不稱棟梁材。
豈為歲寒改,稍看春色回。
清陰惟海國,回首思悠哉。
肩輿歷盡黃茆岡,青山壁立聳大行。
忽驚雷轉山石裂,濤頭千尺分錢塘。
飛空雨雹寒崖碧,倒影垂虹射晴日。
高巖俯瞰先目眩,杖策縱觀森股栗。
只疑天河瀉地上,又恐滟滪飛山脊。
猿猱悲鳴霜樹折,虎豹震動山月黑。
千年水石自成寶,下有蛟龍深莫測。
明年歲旱當汝求,暴雨一聲飛霹靂。
先師詔后人,學優仕有余。治身猶農功,勤惰報亦如。
公子生華屋,翛然山澤癯。胸中一丘壑,結髪談詩書。
閑平風流在,自與常人殊。清華通帝籍,簪受輝里閭。
我獨求試吏,十室聊卷舒。未起青云心,且與黃卷娛。
淮壖留薦饑,待子活焦枯。前賢跡相踵,詠歌載西湖。
麥秋未可期,往哺當勤劬。作詩聊祖道,請以書鄰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