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南雜興三首 其三
麻菽連枝熟,柴荊盡日關(guān)。
臨池驚鷺起,倚柱待云還。
倦憩石腰鼓,行攜銅博山。
老人無定意,所到即開顏。
麻菽連枝熟,柴荊盡日關(guān)。
臨池驚鷺起,倚柱待云還。
倦憩石腰鼓,行攜銅博山。
老人無定意,所到即開顏。
麻和豆的枝上果實成熟了,柴門整日關(guān)閉著。走到池塘邊驚起了白鷺,靠著柱子等待云朵歸來。疲倦了就在石腰鼓上休息,出行時帶著銅博山香爐。老人沒有固定的想法,所到之處都能露出笑顏。
麻菽:麻和豆。
柴荊:柴門。
石腰鼓:形狀像腰鼓的石頭。
銅博山:銅制的博山爐,一種香爐。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晚年隱居鄉(xiāng)村時。當時他遠離官場紛擾,在鄉(xiāng)村過著閑適生活,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xiàn)鄉(xiāng)村生活的閑適愜意。特點是描寫細膩、意境寧靜。體現(xiàn)了詩人對平淡生活的熱愛,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田園詩對生活細致入微的描繪風格。
寒星黯淡,青銅色、出匣驚飛風雨。龍鱗三尺,虎氣千年,彷佛精靈堪語。記得當時,曾帶故人荒隴,此道于今如土。挹神光、重見冠裳楚楚。
賓旅。鳴佩中原歷聘,只解識、寸心相許。回首蘇臺,魚腸忽起,散亂長鈹無數(shù)。試吊要離墳草,鴟夷潮水,一樣英雄難訴。對州來君子,恩仇忘否。
東魯名區(qū),昌平舊里,恭謁素王。看云生古柱,蛟龍欲舞,苔封危碣,蝌蚪成行。日月儀容,堯湯宇度,有六藝群賢列座傍。誰窺見,這百王禮樂,千仞官墻。
我來亦敢升堂。但仰止、高山愧未遑。羨彤墀塵凈,玉麟宵臥,雕檐日暖,紫鳳朝翔。俎豆陳筵,弦歌在耳,想天地,才能共久長。年年也有,杏花春雨,檜葉秋霜。
吾年未七十,頗覺漸昏耄。舊事盡遺忘,獨馀山水好。天寒附葉火,塵埃滿烏帽。客至欲逢迎,無奈筋力耗。君當恕衰翁,遮莫謂予傲。
吾年易逾邁,感慨難具陳。齒發(fā)半缺禿,肌膚多不仁。屏跡于空山,幾與木石鄰。憶昔少年時,秉志將求伸。所交四方士,一一非常人。論文窮道要,日夕長相親。逝者若流水,存者猶參辰。輾轉(zhuǎn)空懷思,欲見終無因。新知棄玼賤,坐臥唯一身。馀生諒非久,當為灰與塵。存亡固可念,亦復徒傷神。于焉息吾慮,靜然全天真。
云散千峰曉,
神龍應念來。
補陀巖上士,
心識幾時灰。
撥盡寒爐一夜灰。
酒壯千林如欲舞,
詩豪萬景不容驕。
山中肯著如斯客,
來聽春風婆餅焦。
敢云霹靂手,
且免鶻鷺蹄。
章句何須守案螢,
英雄談吐即為經(jīng)。
千秋刻鵠傳名語,
訓子家書是座銘。
本來凝結(jié)自洪濛,
精鑿爭言鬼斧功。
直視一拳侵岳勢,
削同群玉出云中。
臥游遂可輕圖繪,
坐嘯如聞起谷風。
長與石田煙水接,
賦詩終日對巃嵷。
含淚高歌授命辭
下山草木有余悲
復登杰閣一憑眺
誰似長江無盡時
萬壑秋聲盡蕭瑟
孤峰日色未迷離
長干賊別銷魂地
獨有茲游慰我思
昆山一片石,巉秀稱奇絕。不使土附之,削膚僅存骨。
捫蘿數(shù)十盤,宛轉(zhuǎn)踞其脊。流云濕松杉,回繞佛壇出。
眼前無華岳,此亦去天尺。所以慣游人,不如乍來客。
佳人飄縞帶,湘佩穿林陌。婉約故可憐,含凄況寒食。
春風吹古道,芳草眠殘碣。車馬雖復喧,荒原自空碧。
我能真賞見山靈,不獨尋常寄游跡。鐘聲日暮下鐙龕,遲卻十年來面壁。
生標忠節(jié)歿為神,
瀚海風濤百戰(zhàn)身。
祖訓一篇和淚讀,
田橫島上泣孤臣。
東方千騎古諸侯,共喜夫君在上頭。京國朝天驅(qū)去馬,津亭吹笛戒行舟。珠江一水芙蓉色,粵嶠千峰鴻雁秋。慚愧未能酬國士,心隨飛旆共悠悠。
蓬萊金闕五云連,萬樹宮花媚遠天。端笏曉隨仙仗入,鳴珂春到玉墀邊。百蠻盡奉王正月,九域同歌帝萬年。開府重臣公第一,好承清問向甘泉。
白雪伊誰唱,青云是處行。
豫章驚往夢,蒿路引前旌。
有子箕裘紹,吾徒絕續(xù)輕。
乍聞心淚灑,況復孝成名。
錦里先生饑欲死,霜園自斸手腳紫。賦詩夸說未全貧,芋栗猶能活妻子。
平生不讀計然書,沼吳霸越終無如。登壇講畫道今古,奇胸涌氣驚狂愚。
臨邛市上雕龍手,一朵芙蕖壓春酒。篋中塵鎖《封禪書》,夜夜挑燈權(quán)子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