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乏南銓同年諸公會餞于石潭少宰之第即席聯句為贈余因賦短章留別三江以冢孫之戚不與時五月二日也
金石交情向白頭,一尊今日轉綢繆。心同不道江湖遠,材劣偏慚雨露優。綵筆有神看并掃,明珠無價辱分投。秋來更喜多鴻雁,別后書應次第收。
金石交情向白頭,一尊今日轉綢繆。心同不道江湖遠,材劣偏慚雨露優。綵筆有神看并掃,明珠無價辱分投。秋來更喜多鴻雁,別后書應次第收。
朽株難刻畫,枯葉任凋零。
舊友頻相問,村酤獨未醒。
山牙收細茗,江實得流萍。
頗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
老去不自覺,歲除空一驚。
深知無得喪,久已罷經營。
黃卷譏前失,清樽借后生。
何年遂疏懶,伏臘任躬耕。
稷下諸公今幾人,三為祭酒發如銀。
梁王宮殿歸留鑰,尚父山河屬老臣。
沂水弦歌重曾點,菑川故舊識平津。
過家定有金錢費,千里爭看衣錦身。
高情不奈簿書圍,行揖青山肯見隨。
綠野逢花將盡日,清樽迨我正閑時。
檐間雙燕欲生子,葉底新梅初滿枝。
笑殺華陽窮縣令,床頭酒盡只嚬眉。
稽古堯無作,勤邦禹有功。
政新天地力,事改漢唐風。
禮樂寰中盛,梯航海外通。
華封徒有誦,龍御忽乘空。
遠客安長道,低蓬稱小溪。
云添濕帆雨,舟滯沒篙泥。
草綠耕牛健,村深候鳥啼。
陶翁方作令,歸去未成題。
野人性似修行僧,長愿幽居近林麓。
南遷無計脫簪組,西歸誰為栽松竹。
頭上白云即飛蓋,耳畔清泉當鳴玉。
洛川猶是冠蓋林,更愿高飛逐黃鵠。
當年五月訪廬山,山翠溪聲寢食間。
藤杖復隨春色到,寒泉頓與客心閑。
巖頭懸布煎茶足,峽口驚雷泛葉慳。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應逐好風還。
江船不厭窄,船窄始宜行。
風里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小邑來時路,宣城最近鄰。
樓臺百年舊,花竹一番新。
登覽春深日,凝思病后身。
何時對樽酒,重為洗埃塵。
城頭棟宇恰三間,楚望凄涼吊屈原。
雨洗山川百里凈,風吹語笑一城喧。
鄉書莫問經時絕,歲事初驚片葉翻。
南近清淮鱸鱖好,釣筒時問有潛吞。
決策歸田豈世情,網羅從此脫余生。
請君速治雞黍具,待我同為沮溺耕。
秋社相從醵錢飲,日高時作叩門聲。
茅廬但恐非君處,籍籍朝中望已傾。
賦傳長嘯久,書奏镈鐘新。
共嘆文章手,終為禮樂人。
遺風滿臺閣,好語落簪紳。
欲取褒雄比,終非骨鯁臣。
南山莫將歸,下訪張夫子。
黍稷滿秋風,蓬麻翳鄰里。
君年三十八,三十有歸意。
躬耕奉慈親,未覺鉏耰鄙。
讀書北窗竹,釀酒南園水。
松菊半成陰,日有幽居喜。
客來時借問,問子何年起。
新求西溪石,更筑茆堂址。
但令三歲熟,此計行亦遂。
堂成不出門,清名滿朝市。
吳越朝天功在民,當年卿相亦仁人。
曾孫終與元豐政,故老猶知異代因。
吏治清明開白日,文詞俊發吐青春。
鄴都從事堂中客,涕灑高原柏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