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表孝義金門
出吳東門,沄沄其水。傅陸以居,居民櫛齒。不有孝義,眾何所恃?孝義伊何?曰維金氏。百五十祀,業儒循軌。事親養志,同氣敬順。兄掌家鑰,弟秉文印。不矜而譽,不言而信。里舉鄉推,事騰于朝。用旌其門,以闡教條。張書扁式,與表邇遠。守臣樹聲,加示慶典。坊名孝義,大厥里門。彰善癉惡,周書具存。吳固沃土,才隳于膴。風頹俗靡,事鮮儷古。求若孝義,幾何其心?堪繼公藝,價重南金。克孝克義,我謠我歌。借耰鬩墻,敦化猗那。
出吳東門,沄沄其水。傅陸以居,居民櫛齒。不有孝義,眾何所恃?孝義伊何?曰維金氏。百五十祀,業儒循軌。事親養志,同氣敬順。兄掌家鑰,弟秉文印。不矜而譽,不言而信。里舉鄉推,事騰于朝。用旌其門,以闡教條。張書扁式,與表邇遠。守臣樹聲,加示慶典。坊名孝義,大厥里門。彰善癉惡,周書具存。吳固沃土,才隳于膴。風頹俗靡,事鮮儷古。求若孝義,幾何其心?堪繼公藝,價重南金。克孝克義,我謠我歌。借耰鬩墻,敦化猗那。
追隨回首十年強,舊雨春風夢寐長。
視我猶兒兼教養,報公有日只文章。
恩深轉覺酬難遂,望重終慚學漸荒。
今日尼山傳勝會,介眉愿進紫霞觴。
行行疋馬過孤村,
土屋荒涼晝掩門。
豪客用人如楚子,
名家裸葬似王孫。
怪鸮磔磔煙光暮,
冤鬼啾啾月色昏。
太息生靈馀幾許,
空原一眺黯消魂。
仙人去不還,
丹灶煙長冷。
攜將椰子瓢,
去挹丹砂井。
蒲團高坐此為誰,戴笠乘車各一時。欲為天人開眼目,正須儒者舊須眉。
受命當年記飲冰,此心無染即禪燈。紫薇分省含香署,風味居然一老僧。
地僻人稀春日長,
小池波暖浴鴛鴦。
閑拈藜杖歸來晚,
簾幕風微花氣香。
釵影橫金,眉痕卻月,千年猶剩余春。宛洛波蹤跡,星月前身。好是風流端正,停勻處、細認雙文。曾經賺,詩篇紀事,狂殺元稹。
情人。春風省識,想斷紅雙臉,端合消魂。仗丹青妙手,勾出行云。只我凄涼江館,花茵畔、默坐傷神。遺徽在,畫圖才展,便喚真真。
石壁穹窿半倚天,停驂午餉更攀緣。
可堪遠地重為客,欲向空門一問禪。
寺對澄潭涵夜月,窗搖古樹落云泉。
追思往昔曾經此,屈指而今十五年。
共憐野外多風景,乘興閒過碧水涯。
草閣連朝聞雅詠,楓江萬里得佳期。
馬卿作賦無勍敵,沈約為文有妙思。
莫向尊前話離別,云山秋色易生悲。
這瞎賊,無羈勒。
指槐罵柳,將南作北。
橫也湊他不得,豎也湊他不得。
誰知籮里生姜,元是井中侯黑。
吾方貴吾生,
相彼多阽危。
豈伊天地公,
而獨及我私。
于焉識仁端,
一物豈忍遺。
當思宇宙間,
壽域咸熙熙。
年家耆舊系人腸,最有高陽與壽陽。頭白還朝喬木盡,蘭叢門館更滄桑。
四朝聞見說來真,戀闕憂時重乞身。老尚溫經閒斗韻,風流已是道咸人。
元辰雪際卷頻披,廿載低徊最后詩。沈陸自關夷甫輩,味公絕口不言時。
何郎相見亦衰翁,百首攜持劫燹中。長憶別時遺欬在,顧祠如掃就松風。
恭默思良弼,詩書正百工。事多違謝傅,天遽奪楊公。一代風流盡,三師禮數崇。若無天下議,美惡并成空。
百姓歸周老,三年待魯儒。世方隨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幾雖來晚,明堂訖授圖。心知死諸葛,終不羨曹蜍。
少學真成己,中年托著書。輟耕扶日月,起廢極吹噓。得志寧論晚,成功不愿馀。一為天下慟,不敢愛吾廬。
先帝英雄彀,
司空第一人。
文章通日域,
聲價重天倫。
典策歸鴻筆,
謀猷轉大均。
欲知全盛美,
華袞就安輪。
晨光曜白日,宿雪倏然消。
借問乘除理,陰陽誰與調。
適此中和天,送君中和橋。
此橋君自度,自度還自超。
行行戒多岐,天路諒不遙。
春秋筆法史臣才,
竄逐南荒瘴海隈。
莫怨熙豐章仆射,
只從川洛黨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