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一百首次孫西庵原韻 其四十四
一朝花睡是歸期,歡緒朦朧有枕知。夢欲留郎天不背,覺來渾似別初時。
一朝花睡是歸期,歡緒朦朧有枕知。夢欲留郎天不背,覺來渾似別初時。
邂逅遇迍蒙,人情詎見通?
昔時曾虎步,即日似禽籠。
有命如朝露,天依類斷蓬。
緬懷知我者,榮辱杳難同。
老人甲子難計論,耳中白毛三十根。釣魚幾年如一日,船舷數寸青苔痕。
人生性命必歸正(止),精魂傷夫向流水。月如鉤在輪影中,風似人來??(荻)聲里。
蒲葉高低沒釣磯,破舟仍系綠楊枝。水流不為人流去,魚樂寧知人樂時。
土龕門前一行柳,獨引青絲織魚笱。柳花漠漠飛復飛,魚笱如今落誰手。
余嗟老人多悲辛,老人昔日傷幾人;人情相掩且相嘆,不喜河頭秋與春。
三危[七]鎮群望,岫崿凌穹蒼。萬古不毛髪,四時含雪霜。
巖連九隴險,地竄三苗鄉。風雨暗溪谷,令人心自傷。
新華發兩樹,
分香遍一林。
迎風轉細影,
向日動輕陰。
戲蜂時隱見,
飛蝶遠追尋。
承聞欲采摘,
若個動君心。
順山高幾許,
亭亭似人蹲。
左右自回抱,
抱中有清源。
異石匝階墀,
巉巉快四軒。
憑幾見城邑,
一峰當石門。
自從得茲洞,
愛之忘朝昏。
吾欲老于此,
便為海陽人。
誰為高世者,
與我能修鄰。
孤城落日一登臨,
感激戎庭萬里心。
鄉國云山遮不見,
風光慘澹益愁深。
漂流空嘆東溪水,
倏忽仍嗟西嶺陰。
留滯只今寒暑變,
誰憐客子獨悲吟。
丹青飾成慶,玉帛擅專諸。
漢家中葉盛,六世有雄才。廐馬三十萬,國容何壯裁(哉)!東歷瑯琊郡,北上單于臺。好僊復寵戰,莫救茂陵●[一]。
鶴立蛇行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儒門弟子無人識,穿耳胡僧笑點頭。
(〖1〗京兆住持十方福應禪院講經論傳戒沙門惟果立石。〖2〗大宋丁巳熙寧十年〖一○七七〗八月二十六日安石師刊。)
河出昆侖中,長波接漢空。
桃花生馬頰,竹箭入龍宮。
德水千年變,榮光五色通。
若披蘭葉檢,還沐土皇風。
水石引我去,南湖復東壑。
不厭隨竹陰,來登石上閣。
磴道通石門,欹崖斷如鑿。
飛梁架峰頭,夭矯虹霓若。
下視竹木杪,仰見懸泉落。
水聲兼松吹,音響參眾樂。
時時為霧雨,飄灑濕簾箔。
吾欲棄簪纓,于茲守寂寞。
敦煌數度訪來人,握手千回問懿親。
蓬轉已聞過海畔,莎居見說傍河津。
戎庭事事皆違意,虜口朝朝計苦辛。
縲紲儻逢恩降日,宿心言豁在他辰。
一逕遶荒陂
渟洿是小池
紅蕉心半卷
白練尾長垂
倒篋纏書帶
尋竿解釣絲
聊當事山履
遠與白云期
六時長禮懺,
日暮廣燒香。
十齋莫使闕,
有力煞三場。(“三場”,伯三六五六卷作“三長”。)
遠見麻姑戲瑞禽
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
勢倚云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
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
便想羅浮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