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秋林驛壁間大行人張器之詩韻
使車遙度古梁州,行色俄驚及早秋。淺水黃茅山外路,斜陽紅樹驛邊樓。牛羊出沒居民少,豺虎縱橫過客愁?;厥坠枢l何處是,清霜一夜上人頭。
使車遙度古梁州,行色俄驚及早秋。淺水黃茅山外路,斜陽紅樹驛邊樓。牛羊出沒居民少,豺虎縱橫過客愁?;厥坠枢l何處是,清霜一夜上人頭。
少小日長思隱幾,
冬烘頭腦意難堪。
一從失卻青青須,
始覺人間午睡甜。
七寶樓臺不染塵。萬花飛舞恰宜春。一燈相伴苦吟身。
好句來時占蝶化,會心深處轉眉箏。艷傳三影足精神。
政拙才疏祇具員,
也應和氣到吳邊。
鄉來偶爾雙岐麥,
今復申之并蒂蓮。
頗覺園丁驚創見,
正須騷客賦新聯。
天休要是傳消息,
得得裝成大有年。
秋涇極望水平堤,
歷歷杉青古閘西。
夜半嘔啞柔櫓撥,
亭前燈火落帆齊。
此夕何時,未三更,還是舊年華發。韻光暗度,怕聽明朝烏鵲。東風未透,故園梅、肯舒新萼。莫怪屠蘇傳遍,飲來遲、他鄉杯酌。
幾處笙歌芳閣,憶燈前兒女,椒盤如昨。鴨爐煙燼,漸逗春衫香薄。強扶守歲,耐燈寒、翠鈿斜落。到不如、早去尋眠,休教夢兒閑卻。
泊秦淮雨霽,又燈火、送歸船。正樹擁云昏,星垂野闊,暝色浮天。蘆邊夜潮驟起,暈波心、月影蕩江圓。夢醒誰歌楚些,泠泠霜激哀弦。
嬋娟。不語對愁眠。往事恨難捐??疵闲?,蒼蒼北固,如此山川。鉤連。更無鐵鎖。任排空、檣櫓自回旋。寂寞魚龍睡穩,傷心付與愁煙。
出一叢林,入一叢林。
不具參方眼,難透祖師心。
吾觀明府毫端妙,傳得尊公肘后方。
番俗尚歌漢東柳,莆人不剪召南棠。
威驅未若心懷惠,內荏徒然外抑強。
想見江鄉與閩嶠,家家各炷一爐香。
輕風吹暖試單衣
花引游人入翠微
石路曲盤溪水綠
春蟲無數馬頭飛
望岳亭前一憑欄
秋云蕭索水光寒
北人解道衡山遠
此地衡山已背看
星火西流節敘更,簟痕新覺蚤涼生。
白楊葉上蕭蕭雨,已作秋宵第一聲。
牛衣夜冷憶鴛衿,起視西窗月未沉。行傍疏籬摘黃菊,倩他持作辟寒金。
誰道愁容怯鏡光?菱花還妒柳眉長。凄涼塵匣無脂粉,自點寒梅學淡妝。
采掇雕胡薦野蒲,貧居香積是僧廚。蘭肴玉饌侯門事,可比儂家米似珠。
好鳥啼闌蝶倦飛,繡床閒倚背斜暉。金針自有鴛鴦譜,懶為他人作嫁衣。
無酒無花送晚春,繩床竹簟午相親。妾身倦似三眠柳,無奈薰風又醉人。
乞得瓊枝自隔鄰,閒將清水濯花神。孤芳何必輸金谷,處處東風一樣春。
夜夜嬋娟只獨看,天涯破鏡望征鞍。秋聲先送蓬門冷,疑挾飛仙到廣寒。
邊塞鴻稀信息遲,空留角枕號相思。風穿四壁吹寒雨,遠憶陰山夜雪時。
春夢乘風遠寄將,巫山云雨過遼陽。那堪紙帳蘧蘧后,人在沙場妾在床。
何處雞聲叫曉霜?妝成問寢上高堂。明朝菽水能供否?愿乞仙家辟谷方。
君不見,鯤鵬變化幾千里,頃刻摶風任遷徙。
朝游溟渤夕天池,大人豹變亦如此。
毗舍耶外婆娑洋,指南針指向南航。
大地舊聞稱富媼,新洲今已號仙鄉。
土壤膏腴民力裕,猶認鄭和棲泊處。
舳艫遠接太平洋,物產近凌西印度。
百年政教屬西歐,眼見東鄰勢力侔。
不特蠻酋齊屈膝,行看驕子亦低頭。
廿紀移民新政策,共道南進尤宜北。
已敷文教暨南邦,又樹聲威震南國。
況聞啟土辟山河,大半閩嶠越雋多。
此去同文更同種,信知地利兼人和。
我歌南風送君去,一篇權作南征賦。
他時返棹得南琛,翠羽明珠不知數。
往辱攜詩送,今勞入郭迎。交情如許厚,俗眼亦增明。冬仲溪宜涸,灘長路失平。要歸歸已近,物物系吾情。
四海豈不廣,一身何所歸。倦游成白首,知已固黃扉。愧我尚斗食,如君猶褐衣。長年恨相遠,晚歲得相依。
金鼎方成九轉丹,
便驂鸞鶴謁瑤壇。
紅塵笑脫一雙舄,
留作人間勝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