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錢唐七月廿三日事
兒童十日報日斗,前后妖蟆生燧光。瓠子勢方吞鲊甕,蘄州血已到錢唐。火鰍東掣千尋鎖,鐵馬西馳半段槍。紫微老人迷醉眼,綵紅猶掛米鹽商。麋鹿臺前春似海,鴛鴦湖上水如湯。兇人不有三危竄,義士能無六郡良。謾說子儀驚賊膽,已聞□□在戎行。東門猛虎窮投井,尚倚九城松檜長。
兒童十日報日斗,前后妖蟆生燧光。瓠子勢方吞鲊甕,蘄州血已到錢唐。火鰍東掣千尋鎖,鐵馬西馳半段槍。紫微老人迷醉眼,綵紅猶掛米鹽商。麋鹿臺前春似海,鴛鴦湖上水如湯。兇人不有三危竄,義士能無六郡良。謾說子儀驚賊膽,已聞□□在戎行。東門猛虎窮投井,尚倚九城松檜長。
智悟悟自心,
不在一切處。
回首時觀瞻,
便是佛國土。
岳力偏幽最,
平遙眼一新。
得從煙月望,
擬作釣江人。
幽姿何必傍瑤臺
笑傲冰霜寂歷開
流水空山塵不到
孤芳解占百花魁
橫金出守郡名廉,
五馬翩翩吏隱兼。
鮫浦月明珠澤媚,
羊城天闊羽書恬。
黃堂政簡高齋寂,
畫閣春深麗藻添。
回首扶桑銅柱近,
可能遺愛遍窮檐。
路繞飛狐西,心與大刀折。鼓聲斷重圍,斜日陰山雪。陣云隨草低,殺氣傍城結。何人哭遼水,水上青憐滅。
邊色寒蒼茫,老將節旄絕。胡馬蹄足高,踏冰如踣鐵。露宿黃沙戍,哀笳增哽咽。征人半未歸,分甘死饑渴。
家山常在眼,莫念經年別。軍人莫采芑,佳人莫夢蘭。采芑地不生,夢蘭徵驗難。即戎有簡書,內私置若干。
城邊戈可枕,塞上雪可餐。寄衣是何日,縮肉且忍寒。烽火時一紅,淚落山鬼間。重氣自輕生,而暇憂摧殘。
君看交河水,萬馬飲不乾。愿河向東流,東流近長安。
真童列仗嚴如兵,
誅奸號令雷風行。
俄聞一物不遂性,
急傳口詔春陽生。
聞折海棠看更撚,前歡休更思量。小釵橫戴一枝芳。野蕪平似剪,鸞鏡掩休妝。
畫堂昨夜西風過,銀蟾影掛瀟湘。欲憑危檻恨偏長。羅帷愁獨入,紅蠟淚飄香。
管弦不礙登山屐,
粱肉何妨滿腹書。
豈是清談愧夷甫,
為無阿堵繞吾廬。
拈題邇英閣,
親度御毫曾。
地回依香案,
歸遲擁院鐙。
登臺看袞袞,
執卷尚兢兢。
笑問源頭水,
生寒可勝冰。
野草幽花無歇時,
一窗終日對東籬。
病猶獨醉雖堪笑,
老未全衰亦自奇。
古紙硬黃臨晉帖,
矮箋勻碧錄唐詩。
個中疑是忘憂處,
問著山翁卻不知。
寵辱無休變萬端,
阿誰能向靜中看。
消磨利欲十分盡,
免得臨機剖判難。
高陵南望碧波流,但見公安水上浮。
青草蛙鳴騎馬路,夕陽客渡釣魚舟。
凌風白鳥臨前浦,向日紅蕖映晚樓。
怪道神仙來吏隱,更于何地覓瀛洲。
高人如鶴鳴能和,好句疑仙理少加。
書信巧將江上客,風煙愁隔洛中花。
心驚去日真成世,身似孤云不憶家。
算有翠禽最知我,佩環原未慣胡沙。
吾子廉吏孫,
讀書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
徒然還鄉里。
外侮旋復來,
內憂方未已。
忽然遠行役,
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
河流正彌彌。
行云有返期,
游子靡所止。
攬涕下高堂,
長途從此始。
崖蜜熟,
應是十分甜。
寢廟及新宜早薦,
林鶯當令莫輕銜。
留與絳唇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