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舉危太樸二翰林同擢太常博士
南宮夜直擁青綾,二妙容臺喜共登。瑚璉久知清廟器,階銜聯署玉壺冰。后來博士如公少,今日先生自此升。見說圜丘將大饗,百年禮樂正當興。
南宮夜直擁青綾,二妙容臺喜共登。瑚璉久知清廟器,階銜聯署玉壺冰。后來博士如公少,今日先生自此升。見說圜丘將大饗,百年禮樂正當興。
簟篷辭勞始乞身,夾衣溫麗燕私辰。
秋客刮黛披天姣,秫米長腰潄螘囷。
黃菊明朝為長菊,江山今日笑醒人。
不煩孫盛貽嘲弄,預對西風脫醉巾。
暮林帯斜日,隱隱聞疏鐘。
息憊有孤石,扶衰憐短笻。
垂楊暖自綠,春事老渾慵。
正念余影獨,忽與幽鳥逢。
聲前認得,已涉廉纖。
句下承當,猶為鈍漢。
電光石火,尚在遲疑。
點著不來,橫尸萬里。
豁靈明,開正道,脫卻多年骯臭破布襖。
頂門一劄,眼睛便定動,如今識得無能老天。
真智現,非作造,卷衲攜筇下云嶠。
直去廬陵化有緣,萬戶千門須徧到。
禾山鼓,清平調,俯仰順從心一照。
那邊若遇本色人,點著皆知妙不妙。
子莫學,石頭老,書信不通行太早。
得個清源??斧兒,南臺石上鋤荒草。
守節固窮匪易事,鐵中誰許鬬錚錚。
聞道新除右仆射,難留高臥老先生。
能令余黨留殘息,必有昌言佐盛明。
我欲效顰嗟老矣,西風回首涕縱橫。
頃聞趙伯山,亦復哦其詩。今者得會面,真能解人頤。
往時黃宜州,句法天下奇。平生老婆相,不救枯腸饑。
或架屋下屋,辛苦僅得皮。君看趙伯山,獨將圣僧騎。
維舟都梁岸,捉手那復疑。歡然悅情話,似有宿昔期。
吾友呂少馮,辦此一笑嬉。莫論夜如何,明發當語誰。
趙州有四門,門門通大道。
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長安。
門門通大道,畢竟誰親到。
路路透長安,分明進步看。
歲晚未歸客,西鳳門外寒。
一丘當快營,五車要盡捐。
宿昔有足欣,卿去我欲眠。
層層江上峰,頗欲窮其巔。
誰令雨冥冥,復作雷填填。
不讀離騷經,罷參祖師禪。
獨奈執熱何,西南有寒泉。
飽知阿隱有妙處,未負從來丘壑謀。
徑呼管城辦能事,長江貼貼仍晚秋。
白頭故作西河夢,獨遣老眼酬南州。
邊笳牧馬豈不好,平安火過消人憂。
君看太行高,歷井安足道。
回頭看禹門,砥柱一何小。
歇鞍坐蒼崖,九地俯飛鳥。
瑰詭平生無,摧車亦復好。
白輝作許奇,梁宋紅未了。
兀然流轉軀,甘與君王老。
老年不入少年場,不似當時在洛陽。
福善坡頭回曳練,石家寺里看姚黃。
春風楊柳東西陌,古道樓臺南北商。
流落如今歸未得,白頭憔悴卷城傍。
兀兀塵編日自迷,怪來春色轉芳菲。
吹噓氣象湖山遠,點綴工夫草木微。
挈榼不辭傾美酒,揮戈寧解住殘暉。
身閑官冷何欣幸,秉燭長隨五馬歸。
曾觀荔枝圖,幾費丹青粧。能紅能紫亦能綠,不能寫得天然香。
曾讀荔枝譜,品品堪第一。較量滋味論高低,大抵聞名不聞實。
我疑真宰推化工,安排百果分番紅。杏梅桃李不足數,先教碌碌隨春風。
錦囊玉液相渾淪,百果讓作東南元。別有真香與味色,一時分付荔枝軒。
蛟龍吐云氣,霧豹出文采。許潁有佳士,翰林風流在。
吾道固多艱,明時屢危殆。嘉谷生螟蝗,稊稗勞取采。
平生數萬言,未料寒與餒。天生濟世才,發揮必有待。
伯樂一顧重,豈不價百倍。展足造青云,會見絕四海。
顧我茅葦姿,謬欲漸蘭茝。達人固多可,借譽飾駑猥。
丈夫一相知,胸中何磊磊。愿作南山松,青青期不改。
此事雖一時,風流激千載。
消渇茂陵端倦游,穿云踏石良未休。
諸天辦供林谷曉,一寺鳴鐘江海秋。
吾曹大是許詢輩,道人豈非支遁流。
莫因妻兒要歸去,杖藜聊為茶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