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太守游東湖
兀兀塵編日自迷,怪來春色轉芳菲。
吹噓氣象湖山遠,點綴工夫草木微。
挈榼不辭傾美酒,揮戈寧解住殘暉。
身閑官冷何欣幸,秉燭長隨五馬歸。
兀兀塵編日自迷,怪來春色轉芳菲。
吹噓氣象湖山遠,點綴工夫草木微。
挈榼不辭傾美酒,揮戈寧解住殘暉。
身閑官冷何欣幸,秉燭長隨五馬歸。
整日埋頭于枯燥的書卷中自我迷失,怪不得春色已變得如此芳菲迷人。春風吹拂讓湖光山色顯得更加悠遠,大自然點綴功夫使草木也煥發(fā)生機。我提著酒壺毫不推辭地盡情暢飲美酒,即便想揮戈也無法留住那西沉的夕陽。我身閑官冷是多么幸運啊,手持蠟燭長久地跟隨太守一同歸去。
兀兀:勞苦的樣子。塵編:指布滿灰塵的書籍。
怪來:怪不得。
吹噓:本指吹氣,這里指春風吹拂。
挈榼(qiè kē):提著酒壺。
揮戈:傳說魯陽公與敵人作戰(zhàn),天色將晚,他揮戈使太陽返回。這里指想留住時光。
殘暉:夕陽。
五馬:漢代太守出行用五匹馬駕車,后用“五馬”代指太守。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長期忙于公務文書,生活單調(diào)。恰逢太守邀其同游東湖,在欣賞東湖春日美景時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wěn)定時期,詩人得以有此閑暇與太守出游。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太守同游東湖的經(jīng)歷和感受。其特點是將日常感受與自然景色結合,情感表達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故歲無多雪,新春乃爾寒。
柴車歸里社,茅舍老江干。
客熟沽醨啜,孫癡索飯摶。
更憐菘芥長,殊勝仰園官。
不管筇枝破綠苔,閑穿萬竹上荒臺。
幽花經(jīng)雨自開落,啼鳥喜晴時去來。
河岸家家裝彩舫,兒曹處處唱青梅。
誰家老子癡頑甚,看改新元十一回。
衣多藏之笥,食余積之囷。
我享既有限,富亦豈勝貧。
布褐本自溫,筍蕨固已珍。
君看梁伯鸞,寄食終其身。
獨立離人境,幽居察物情。
蟻知軍陣法,蟲作緯車聲。
身老惟貪睡,兒癡亦惰耕。
騰騰復兀兀,何以報時平。
靜室床橫一素琴,爾來殊覺道根深。
喚回倦枕功名夢,洗盡浮生幻妄心。
兩屨云煙游少室,一窗風雪宿東林。
細思卻是關身事,無奈殘年老病侵。
我比嚴光勝一籌,不教俗眼識羊裘。
滄波萬頃江湖晚,漁唱一聲天地秋。
飲酒何嘗能作病,登樓是處可消憂。
名山海內(nèi)知何限,準擬從今更爛游。
我初入蜀鬢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
當時已謂目未睹,豈知更有碧雞坊。
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艷粧肯讓人,花前頓覺無顏色。
扁舟東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爾。
若使海棠根可移,揚州芍藥應羞死。
風雨春殘杜鵑哭,夜夜寒衾夢還蜀。
何從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為足。
東巷西巷新月明,南村北村戲鼓聲。
家家輸賦及時足,耕有讓畔桑無爭。
一村婚聘皆鄰里,婦姑孝慈均母子。
兒從城中懷肉歸,婦滌鐺釜供刀匕。
再拜進酒壽老人,慈顏一笑溫如春。
太平無象今有象,窮虜何地生煙塵。
農(nóng)事元知要細評,野人有舊得尋盟。
林深未見果蔬地,舍近先聞雞犬聲。
春水筑塘謀竭作,陽坡臥犢約同耕。
老來常嘆人情薄,深愧今朝倒屐迎。
朋舊凋零盡,新交得雋人。
文章諧律呂,議論足精神。
甚欲邀聯(lián)騎,無如困負薪。
蘭亭修禊近,為記永和春。
大患元因有此身,正須枵腹對空囷。
扶持接客寧嗟老,質(zhì)貸迎醫(yī)未厭貧。
碓下罕遺雞啄粒,席間不掃鼠行塵。
時時笑顧兒曹說,縱有煙霄莫問津。
道身隠太華,壯歲客青城。
采藥何辭遠,燒丹久未成。
傅生已醉死,韓子得狂名。
猶有殘詩在,他年遺后生。
斷稿投衣橐,殘壺掛馬鞍。
寺荒尋店久,橋敗涉溪寒。
道里逢人問,題名拂壁看。
平生慣行役,隨處得加餐。
還鄉(xiāng)老未死,舉目少耆宿。
邑屋亦或非,所余但喬木。
曩時列鼎家,今不飽半菽。
盛衰迭變遷,何者非陵谷。
羸然九十翁,世故見已熟。
偶能達一理,萬事等破竹。
布縫一稱衣,藜煮半釜粥。
余年更何為,枕藉糟與曲。
十分歷日過八九,徂歲迫人殊可驚。
霜木蕭蕭臨古道,雪云慘慘冒高城。
山頭噤雀無生意,水面饑鳶有墮聲。
剩壓新醅供旨蓄,從今次第問春耕。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