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周開祖游鶴林韻
消渇茂陵端倦游,穿云踏石良未休。
諸天辦供林谷曉,一寺鳴鐘江海秋。
吾曹大是許詢輩,道人豈非支遁流。
莫因妻兒要歸去,杖藜聊為茶鐺留。
消渇茂陵端倦游,穿云踏石良未休。
諸天辦供林谷曉,一寺鳴鐘江海秋。
吾曹大是許詢輩,道人豈非支遁流。
莫因妻兒要歸去,杖藜聊為茶鐺留。
像司馬相如患消渴病那樣,我也厭倦了宦游,可還是穿過云霧、踏過石頭不停地游玩。清晨山林中仿佛諸天都在供佛,古寺鐘聲回蕩,似有江海之秋的意境。我們這些人很像許詢那樣的名士,這僧人難道不是像支遁那樣的高僧嗎?不要因為妻兒的緣故就想著回去,還是拄著藜杖為了煮茶的小鍋暫且留下吧。
消渇茂陵:指司馬相如,他患有消渴病(糖尿病),家居茂陵。這里作者以司馬相如自比,說自己厭倦宦游。
諸天: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辦供:準備供品。
吾曹:我們。許詢:東晉名士,善作玄言詩。
道人:指僧人。支遁:東晉高僧,善談玄理。
杖藜:拄著藜杖。茶鐺:煮茶的小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蘇軾一生宦游四方,可能在某次游覽鶴林寺時,友人周開祖先有詩作,蘇軾便依韻和詩。當時蘇軾或許對宦海生涯感到疲憊,在山林中尋得片刻寧靜,故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留戀,勸友人留下。其特點是用典巧妙,借景抒情,營造出清幽意境。在蘇軾的詩作中,體現了他在山水間尋求精神慰藉的一面。
一榻蕭然唯坐臥,風雨欺人打窗破。數片飛花何處來,寒食清明病中過。
疏狂閑憶少年時,問柳尋花夜不歸。春衣一任酒狼籍,玉山自有人扶持。
日月變遷衰相現,世途迫隘令人倦。耳冷那聞白雪歌,眼寒不識春風面。
懷君著書坐僧房,呼兒與撥浮蛆香。往澆萬卷文字腸,莫學病夫多感傷。
酒力添春意,詩魔惱夜眠。
老來尤惜日,客里又逢年。
送雁寒云外,尋梅野水邊。
無錢供劇飲,空枉故人篇。
武夷仙翁冰雪顏,建寧府中春晝閑。
揮毫醉寫烏絲欄,新茗續煎扶玉山。
應念窮愁坐空谷,頭白眼眵書懶讀。
殷勤題裹寄春風,澆我從來藜莧腹。
別公宛陵今五春,渴心何啻生埃塵。
平生不識七閩路,夢魂欲往山無數。
人家過午絕炊煙,隴上羸牛挽不前。
寇退皇恩方掩骼,民饑客飯只烹鮮。
觀風到處春隨馬,楗水歸時月滿川。
王事獨賢無倦色,雞鳴起坐屋三椽。
新年思弟妹,何處有田園。
見面寧無日,傷心不忍言。
飄零空歲晚,契闊又春暄。
腸斷東來水,滔滔共一源。
俯仰憐身世,飄零玩歲時。
道途多異說,客子有新詩。
日落乾坤慘,風生草木悲。
高樓空北望,清淚不勝垂。
賢圣何曾時一中,扁舟但困打頭風。
按田外嘆裹糧乏,還舍內嗟瓶粟空。
論事時遭瞋目視,催科隔絕滿堂烘。
匆匆結束又西邁,望眼卻隨黃鵠東。
不到東園久,從公喜再游。
名花移別島,新筑俯長流。
蕩漾扁舟穩,回還一徑幽。
胸中擅邱壑,此地得冥搜。
緣坡種竹自成趣,籃輿造門今有誰。
張侯好事果絕俗,因人隔江來覓詩。
披圖識面恨不早,更愛諸公妙詞藻。
繁霜密雪得天全,明月清風為君好。
易足堂前方欲栽,摩挲短軸心眼開。
忽思江南讀書處,碧玉如椽歸去來。
誰家短笛吹楊柳,何處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風作惡,秋云太薄雨無憑。
近人白鷺麾方去,隔岸青山喚不譍。
好景滿前難著語,夜歸茅屋望疏燈。
江北多戎馬,江南有戰船。
艱難吾欲老,輾轉夜無眠。
歸去須三逕,飄零又一年。
鄰舟聽客語,愁絕晚來天。
雙雙鷗鳥落蒼灣,點點征帆返照間。
多病久無鐘鼎夢,忘機長伴水云閑。
江心古寺入圖畫,煙際好山如髻鬟。
踏月歸時聞短笛,津頭知有釣舟還。
聞下親征詔,軍民喜溢顏。
天威方一怒,國步久多艱。
思古傷心處,平戎反掌間。
書生苦衰懦,空使鬢毛斑。
書帙兒能整,柴扉手自開。
夢殘江月上,酒醒竹風來。
舊集秋重校,微吟日幾回。
初無俗客飯,當有故人杯。
前朝西風不肯住,紅雨毿毿落深樹。
昨日東風更放顛,香雪紛紛飄滿園。
四時催人頭發白,薄相春風亦欺客。
漸覺繁枝過眼空,歷歷黃花亂疏麥。
野店沽酒酸如虀,先生不飲春將歸。
屋頭向晚雨聲急,自炷爐香坐盤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