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督學陳公參藩晉陵二首 其一
旬宣新命出承明,曾是儒宗起大名。周室向來尊講幄,漢家無事盛談兵。梅花自繞春申水,玉節高臨泰伯城。賜履倘勤明主詔,中興元自重阿衡。
旬宣新命出承明,曾是儒宗起大名。周室向來尊講幄,漢家無事盛談兵。梅花自繞春申水,玉節高臨泰伯城。賜履倘勤明主詔,中興元自重阿衡。
拒狼進虎亦何忙,奔走十年此下場。
豈獨桑田能變海,似憐蓬鬢已添霜。
死如嫉惡當為厲,生不逢時甘作殤。
偶倚明窗一凝睇,水光山色劇凄涼。
榕江微雨里,潮至響潺潺。
一棹鐵峰道,三更玉滘關。
帆隨風信轉,舟逐水痕彎。
醉眼推篷看,漁燈明滅間。
宿云積霧晝長昏,
滔日浮山白浪吞。
空道武皇塞瓠子,
還須神禹鑿龍門。
地雷通信不遲留,畫出梅花為點籌。
造化一心從此見,歷元于古可推求。
理于生處原無盡,氣到窮時又轉頭。
三十六宮春不斷,天根月窟自周流。
消息盈虛萬不齊,
等閒誰識此心微。
春窗燈火無言處,
剛悔因仍學易遲。
一葉蘭舟雙桂槳。花間有客時來訪。隔岸游人不可當。春淡蕩。飛花燕蹙魚吹浪。
花氣雨香春醞釀。花枝酒盞頻相向。細舞清歌歡一餉。回首望。夕陽如在西湖上。
草草四十載,乾坤一病身。
臘深顏益厚,禍酷意無瞋。
性命豈由我,饑寒常累人。
西鄰有二老,談笑見天真。
渾黃下湍流,地勢東南瀉。
潛石激陰怒,烈風鎮相假。
客行何艱哉,極力無可者。
永路未遽央,扁舟安得舍。
端思九衢塵,快意堅車馬。
世人尚松柏,郁郁眾所奇。
斯人有深意,散木寧自期。
顧茲枝葉茂,感彼雨露滋。
淹留枳棘聚,棄置空山垂。
工師弗我顧,梁棟匪我思。
寂寂青山下,日暮涼風吹。
所以古君子,謙守常自持。
瑕丘祚邑,子期是為。
親訓有日,廣業于時。
四教允隆,五常以持。
比肩俊杰,聞望斯垂。
清廚香積,敲冰作筍,呵凍試金橙。
惆悵尊前,有誰顧曲,銀字不成笙。
風窺牖更搴帷問,少坐到三更。
不是陽關,浥塵飛雨,雪滑只愁行。
松竹青青耐歲寒,長隨初度喜相看。
操同一節冰霜勁,身直三朝柱石安。
顧問正資持從橐,佚閑堅乞領祠官。
扶危筋力知尤健,肯向風濤袖手觀。
欲上春陽步履蹣,道中積雨未全乾。
慳開青眼憐初柳,寧向白煙分嫩寒。
山寺堂堂僧磬絕,魚波蠢蠢水禽歡。
人間氣象新更迭,一半生機一半殘。
吾無佐世才,時俗所不量。歸我北山阿,逍遙以倡佯。
同氣自相求,虎嘯谷風涼。惟予與嵇生,未面分好章。
古人美傾蓋,方此何不臧。援箏執鳴琴,攜手游空房。
棲遲衡門下,何愿于姬姜。予心好永年,年永懷樂康。
我友不斯卒,改計適他方。嚴車感發日,翻然將高翔。
離別在旦夕,惆悵以增傷。風人重離別,行道猶遲遲。
宋玉哀登山,臨水送將歸。伊此往昔事,言之以增悲。
嘆我與嵇生,倏忽將永離。俯察淵魚游,仰觀雙鳥飛。
厲翼太清中,徘徊于丹池。欽哉得其所,令我心獨違。
言別在斯須,惄焉如朝饑。離別自古有,人非比目魚。
君子不懷土,豈更得安居。四海皆兄弟,何患無彼姝。
嚴穴隱傳說,空谷納白駒。方各以類聚,物亦以群殊。
所在有智賢,何憂不此如。所貴身名存,功烈在簡書。
歲時易過歷,日月忽其除。勖哉乎嵇生,敬德在慎軀。
大地為囹圄,鞫勘佛與祖。
款案猶未圓,棒喝如雷雨。
平白累山僧,有屈無雪處。
有雪處,楖?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