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五十四
瑕丘祚邑,子期是為。
親訓有日,廣業于時。
四教允隆,五常以持。
比肩俊杰,聞望斯垂。
瑕丘祚邑,子期是為。
親訓有日,廣業于時。
四教允隆,五常以持。
比肩俊杰,聞望斯垂。
瑕丘這塊封地,是子期所擁有。他有每日親受孔子教誨的機會,在當時廣泛拓展學業。孔子的四項教育內容得以興盛,五常之道得以秉持。他能與俊杰之士并肩,聲望由此流傳。
瑕丘:地名。祚邑:賜予的封地。
子期:指孔子弟子公良孺,字子正,一字子期。
親訓:親自接受教誨。
廣業:拓展學業。
四教:指孔子的文、行、忠、信四項教育內容。允隆:確實興盛。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聞望:聲望。垂:流傳。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是宋朝時期對孔子及其弟子進行贊頌的一組詩。宋朝尊崇儒學,大力宣揚儒家思想和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學問,創作此類詩歌旨在彰顯儒家人物的功績和品德,以起到教化民眾、弘揚儒學的作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公良孺,突出他在孔子教導下的學業和品德成就。它體現了宋代對儒家文化的推崇,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宣揚儒家思想的文學創作傾向。
袞袞河流隔太行,盤盤關路接滎陽。曹瞞已去溫侯死,贏得悲歌古戰場。
亂奔曲澗碧潺潺,一路輕聲喚我前。行至插云巉絕處,天傾石漏泄輕煙。
父母生來真一氣,無形無影卒難尋。要知黑白通玄妙,魂魄相投產紫金。
雙鶴翩翩到我前,與花斗白更爭妍。低頭自覺形儀穢,安得飄然跨上天。
落日半江江上峰,巖開面面金芙蓉。何年鬼斧鑿天巧,入夏煙花遲客蹤。船鎖暮云喧聚纜,石鳴空洞扣懸鐘。行邊兼得探靈異,適興何須谷口逢。
豫章古名郡,上應翼軫躔。山川互聯絡,直與荊蠻連。帝憂南服遠,何以寄蕃宣。相臣躬秉鉞,開府大江邊。甲兵洗瘴雨,戈船清海煙。黔黎含瘡痍,守令賴才賢。考績分殿最,三載方起遷。謁選詣闕下,道里阻且綿。廷議經濟臣,銜命出典銓。張君廟廊器,授節斧扆前。軺車適楚越,春花正芳妍。奸貪宜屏黜,廉慎屬陶甄。憶昨識君初,乃在婁之壖。別來六載馀,懷君思煩悁。盜賊各已息,徑上官河船。側聞江淮間,斗米錢三千。爨骸易子食,溝壑多棄捐。遴選得循良,庶可解倒懸。黽勉王事畢,綵衣舞蹁躚。矧茲休明運,獲見忠孝全。離別不足惜,載歌皇華篇。
炮火連天滿中原,生意盡,心灰懶。故人西蜀隔河山,音斷天涯遠。空對花開花散。望將穿、模糊淚眼。大江溯去,巫峽盡時,浣花別院。
羹藜弗充虛,厚味乃酖毒。薦稿豈潤榻,芒剌生重褥。怡曠易處心,牢籠苦煩促。原獸走索群,山禽鳴待旭。遐想塵慮滌,長歌振林曲。
潭毒當年震鼓鼙,雄關矹硉控川西。敖倉紅粟青羊驛,邏戍蠻弓白馬氐。廢壘只今成板屋,邊烽猶可仗丸泥。可憐王孟都塵跡,火迫酂侯甕舞雞。
飲食秋菘春韭,不辭短甕長瓶。漢陰丈人知己,北山隱者同盟。
移舟泊淺渚,風日便輪蹄。不雨江聲定,長陰野意齊。香廚鐘后飯,田舍午時雞。入山應未得,聊爾學禪棲。
孤城逢此日,還憶去年期。只自饒三韭,那能辨五絲。欲眠須引卷,觸熱未呼卮。醒醉元同意,寥寥識者誰。
關陜喉襟在必爭,一呼誰敢抗前旌。華陰父老頭如雪,解道黃河此日清。
客散書堂秋日涼,山風吹雨葛花香。竹床藤簟茶初熟,消受山人午睡長。
不畏風塵白發侵,飛車橫野復捫參。縱穿地脈幾無間,才見天光忽又陰。山絡繹,洞幽深。崖危徑窄氣蕭森。憑欄偏愛觀奇險,履險如夷最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