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遠游以書貺見貽賦答二律 其二
病肺經時息茂園,淋漓書札到丘樊。花栽槜李三千樹,草賦長楊十萬言。爾自飛鳧臨大邑,人誰逐鹿向中原。盈盈一水相思切,極目湖頭暮雨繁。
病肺經時息茂園,淋漓書札到丘樊。花栽槜李三千樹,草賦長楊十萬言。爾自飛鳧臨大邑,人誰逐鹿向中原。盈盈一水相思切,極目湖頭暮雨繁。
東風吹散土牛塵,彩勝花重綺席春。羽士書符傳遁甲,侯門奏樂宴同寅。
天垂廣野星杓近,地闊長淮雨澤新。為愛襄陵千里客,菜絲盤玉慰親情。
禁柳迎春舞萬條,東風彩燕迓新朝。乾坤坱圠洪鈞轉,江海升平玉燭調。
郊祀獻歌傳漢武,寅賓分職仰唐堯。鳳城預有看花約,須待揚鞭過畫橋。
春日發云端,東風畫旆寒。
符分南粵島,舟度郁孤灘。
海郡驚仇覽,鄉閭壯郭丹。
才淪君莫嘆,此地暫棲鸞。
蝶粉蜂黃春習習,無言立在欄干側。
情懷不勝風日香,離別那堪楊柳色。
花飛花飛飛若何,美人紅淚沾香羅。
天路蒼茫不可涉,水潗潗兮山峨峨。
風揚云水外,人在畫圖中。
展翅雙白鷺,臥波一巨龍。
詩碑堪詠誦,亭座理絲桐。
盡閱滄桑事,長江滾滾東。
勸耕堂上醉高年,
和氣春風共藹然。
大士亦修隨喜供,
夜來古井躍新泉。
天遣豐年祝母齡。人人安業即安親。探支十日新陽福,來獻千秋古佛身。
兒捧盞,婦傾瓶。更欣筵上有嘉賓。紫駝出釜雙臺饋,玉節升堂兩使星。
嘉道以還論粵派,譚張之外此名家。
瓣香故里尊紅杏,養志高堂譜白華。
七字鼓旗雄后勁,一官鼗鐸老天涯。
尋秋曾過詩人墓,重檢殘篇發浩嗟。
鸧金寶鞍金盤陀,螺鈿漆盒攜叵羅。傘張胡蝶衣哆啰,此呼奧姑彼檀那。一花一樹來婆娑,坐者行者口吟哦。攀者折者手挼莎,來者去者肩相摩。
墨江潑綠水微波,萬花掩映江之沱。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櫻花歌。
道旁老人三嗟咨,菊花雖好不如葵。即今游客多于鯽,未及將軍全盛時。
將軍主政國尚武,源蹶平顛紛斗虎。德川累世柔服人,漸變戰場成樂土。
將軍好花兼好游,每歲看花載簫鼓。三百諸侯各質孥,爭費黃金教歌舞。
千金萬金營香巢,花光照海影如潮。游俠聚作萃淵藪,真仙亦迷脂夜妖。
合歌萬葉寫白纻,纏頭每樹懸紅綃。七月張燈九月舞,一年最好推花朝。
嗔云吹霧花無數,一條錦繡游人路。明明樓閣倚空虛,玲瓏忽見花千樹。
花開別縣移花來,花落千丁載花去。十日之游舉國狂,歲歲歡虞朝復暮。
承平以來二百年,不聞鼙鼓聞管弦。呼作花王齊下拜,至夸神國尊如天。
當時海外波濤涌,龍鬼佛天都震恐。歐西諸大日逞強,漸剪黑奴及黃種。
芙蓉毒霧海漫漫,我自閉關眠不動。一朝輪舶炮聲來,驚破看花眾人夢。
我聞《桃花源》,洞口云迷離,人間漢魏了不知。又聞凈土落花深四寸,每讀《華嚴經》卷神為癡。
拈花再拜開耶姬,上告豐葦原國天尊人皇百神祇。仍愿丸泥封關再閉一千載,天雨新好花,長是看花時。
今日都無病,沉吟算此生。
誓將全晚節,懶復問脩程。
畏事防憂患,收心入老成。
近時學康節,更敢競時名。
葉間煙雨尚疏疏,
桃李盤中怯并驅。
忽見使君憐此味,
始知時世未輕儒。
處己幸寡過,居官勿愿馀。
動成經歲別,剩寄幾行書。
公退仍多學,心清任索居。
但知行所職,通塞聽何如。
嚼過黃梅與紫姜,那云酸辣不曾嘗。
太平犬馬有馀慶,中落田園并受殃。
老冉冉來情自短,事循循敘夢何長。
果誰死作有名鬼,百世人猶奉瓣香。
波流湯湯,逝不竭兮。
出日入月,景不滅兮。
人命無常,遞相閱兮。
明月平時敢自因,特高蘭玉信吾人。
便從緱嶺如無愧,更許毗耶約問津。
每見似醺千日酒,不言常備四時春。
妙云豈獨南游契,又喜鐘山近得鄰。
風流翻入步虛詞,南國人稱沈亞之。
不信緱山辛苦意,只言笙鶴便相隨。
才從苦海脫沈淪,兩鬢蕭疏已似銀。
君是謫仙寧不解,玉京那有半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