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淳尉海陵并寄示潚 其二
處己幸寡過,居官勿愿馀。
動成經歲別,剩寄幾行書。
公退仍多學,心清任索居。
但知行所職,通塞聽何如。
處己幸寡過,居官勿愿馀。
動成經歲別,剩寄幾行書。
公退仍多學,心清任索居。
但知行所職,通塞聽何如。
為人處世所幸能少犯過錯,為官任職不要有過多貪欲。動不動就分別一年,希望能多寄幾封書信。公事辦完后仍要多學習,內心清凈能安于獨處。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仕途的順利與阻塞就聽天由命吧。
寡過:少犯過錯。
愿馀:過多的欲望。
經歲:一年。
剩寄:多寄。
公退:公事辦完。
索居:獨居。
通塞:順利與阻塞,指仕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淳尉前往海陵任職時所作,詩人可能有感于官場的復雜,希望友人能堅守自我,故寫下此詩相贈。
這首詩主旨是勸勉友人為官要少犯錯、不貪婪、勤奮學習、做好本職。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人之間真摯的情誼和勸勉之道。
明月墮我檐,白云生我屋。明發起振衣,出戶聊躑躅。青冥下輶軒,皇華照幽谷。乾坤散清氣,固不在惡木。巖巖南山石,上有孤生竹。結根不擇地,天地聊自足。卷耳不盈筐,綠芻不盈掬。愿言勿采采,留此媚幽獨。
為讀忠臣孝子碑,欲行回首重依依。紛紛車馬門前過,知有幾人琴鶴歸。
親年若流水,喜懼兩交心。身許須他日,家移且舊林。君能衣彩筆,我亦食瑤琴。一自為高節,窮秋共至今。
金罍溢倡酬,媚眼轉驚秋。折腰隨鷺下,垂手與龍游。夸容未再理,明月在西樓。
落日清籟鳴,湖煙散如帶。碧波蕩綠萍,縱跡倏已改。幽抱空自知,流光為誰待。白云飛滿天,南關何處在。
危峰帶北阜,高頂出南岑。中有陵風榭,回望川之陰。岸險每增減,湍平互淺深。水流本三派,臺高乃四臨。上有離群客,客有慕歸心。落暉映長浦,煥景燭中潯。云生嶺乍黑,日下溪半陰。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
十年清譽美何郎,此日承恩出建章。細柳繁煙開夢澤,綠蘋疏雨渡瀟湘。自緣簪組光蓮幕,更喜風云傍梓鄉。公暇尺書如有念,可因回雁寄衡陽。
寶塔摩青蒼,招提歲久荒。秋高棲俊隼,夜深月影長。寂寂星搖蕩,飛霞入棟梁。守僧都去盡,螢火作燈光。鬼哭思禪度,遺經風日張。獨有來巢燕,呢喃似宣揚。停驂傷古意,云合草頭黃。聞說當年盛,鐘魚徹上方。
空濛到此肅衣冠,豈有時非道援難。卻向流泉甘自老,不知洗耳竟何歡。一邊清影無牛飲,三月幽光見雀團。后世利名心太躁,古人高尚未應彈。
天成云阜扆宸居,東望春回王氣余。淺碧露痕經燒后,嫣紅隨意著花初。波紋卷縠冰還裂,山黛如鬟樹自疏。一自文皇遷鼎后,至今輦道未曾除。
雨來三日即為霖,稍慰三農望雨心。十口犁鋤須自及,幾年豐歉不相尋。門前舊井回甘冽,墻下柔桑轉綠陰。漸洗塵途歸凈域,莫思城市厭山林。
馬革囊尸當令終,臣心應與佛心通。南人盡識熊開府,不改衣冠護梵宮。
隔年猶憶傍花時,花首羞為客久垂。但得心香呵一掌,于今不復折他枝。
地憶桃源勝,亭開雉堞長。虛星侵幾榻,古調出絲簧。但得華胥樂,無論太守章。君家世業在,不必讓諸王。
云南之陰大江東,二水奔騰如海沖。誰能具此壯觀眼,南定樓中今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