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雜言六首 其二
世皇事開拓,攬策群霧清。完顏據中原,一鼓削蔡城。趙氏守南壤,再鼓宗祚傾。車書既混一,田野安農耕。向非圣人出,何能遂吾生。
世皇事開拓,攬策群霧清。完顏據中原,一鼓削蔡城。趙氏守南壤,再鼓宗祚傾。車書既混一,田野安農耕。向非圣人出,何能遂吾生。
雙溪流過碧灣灣,
兩帶青羅繞玉環。
入海未甘隨咸鹵,
助公吟筆瀉潺湲。
惜別情懷,銷魂滋味,從今漸漸都嫻。此去長途,怎生消受春寒。愁心定逐輪蹄去,對銀燈、坐到更闌。意綿綿、絮語千般,攜手窗前。
送君去后登樓望,指晴煙漠漠,重疊云山。寄語西風,幾時吹轉征帆。相思料得蓬窗底,擁寒衾、離恨難刪。卜金錢、剛盼泥金,又盼歸鞍。
發心初不與人言,二十辭家事世尊。
禽鳥就齋分石缽,獼猴同路上山門。
題詩空谷吟聲應,宴坐秋潭瘦影翻。
此去八閩潮水上,荔支青欖似鄉園。
寧教斷舌繼常山,肯掩須眉向逆蠻。
萬里劇憐埋義骨,九原何處迓忠顏。
錦江月冷悲鵑泣,華表風清待鶴還。
秋草斜陽無限恨,端憑史筆寫臣艱。
太山陽,璆琳瑯,有美一人坐明堂。
坐明堂以王者德,大從群臣朝萬國。
朝萬國,如會同,顧見白云生封中。
生封中,禪梁父,今上皇帝圣神主。
陰山旁,馬牛羊,不知何人城朔方。
城朔方,絕大荒,虜兩閼氏一賢王。
一賢王,戰失利,虎頭將軍顧驃騎。
顧驃騎曰,歸止單于,敢望漢天子。
譙國門傳縉以紳,善男即是帝王孫。
文商碑背題八字,武盛弓弦重六鈞。
既出四門觀生老,便知六賊不相親。
夜迶將心登峻嶺,心定菩提轉法輪。
旗峰紫氣照羅浮,借得神君卓魯儔。
綵筆雄名吞七澤,青箱大業擅千秋。
烹鮮十室煩言偃,攝大三年乞仲由。
循吏能文真雅化,才人為政自風流。
不須長袖工新舞,更向原田舍舊謀。
琴榻柳藏賓閣寂,印床花覆訟庭幽。
看山應識金銀氣,破璧能令鬼蜮愁。
撫字喜聞先蔀屋,巡行莫惜訪滄洲。
醫瘡已乏心頭肉,照水須哀胯下瘤。
兩境四民歌五褲,一賢二邑解全牛。
珠常還浦龍編戶,海不揚波蜃結樓。
綺歲孔融曾御李,白頭王粲欲依劉。
擇枝繞月同飛鵲,避地浮家狎野鷗。
閔貢豈為安邑累,臨邛休厭馬卿游。
江頭看竹還須主,不學君家老子猷。
閉目念前古,飄然一烘塵。
兩儀仍似舊,萬物互爭新。
軒冕榮何在,簞瓢樂最真。
眾人俱我笑,我亦笑其人。
危樓百尺倚青冥,面面軒窗列畫屏。
海擁東南天倒白,山橫西北地惟青。
半鉤簾幕宜聽雨,獨倚闌干可摘星。
幾度登臨瞻八表,恍疑仙籟起泠泠。
平昔交游今幾人,后生誰復款吾門。
茅檐適性輕華屋,黍酒忘形敵上樽。
東圃旋移花百本,西軒恨斫竹千根。
舍南賴有凌云柏,父老經過說二孫。
初地今方至,層巒樹杪看。
修篁三竺路,清磬百花壇。
妙境開生面,慈云入大觀。
風微松韻靜,夕照暮煙閉。
鄰居女伴哭哀哀,
交淺情深亦異哉。
莫解此生緣會在,
人言無間溯由來。
俄頃風云變物華,撒鹽飛絮斗輕花。只應陋巷無貧者,玉戶瑤階共一家。
挾風穿箔打窗紗,窗里人看窗外花。噴玉流珠君豈羨,從來自是五侯家。
怪底朝來暖欲昏,
故應晚雨劇翻盆。
空齋寂寞催成睡,
風為捲書還閉門。
十年滿志見清澄,次第收功到秣陵。
伊呂之間斯論定,漢唐以下幾人能。
暴腮我是登龍鯉,銜尾誰非附驥蠅。
王謝風流重江左,及門五尺亦羞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