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云門小憩五云橋
谷雨初過換夾衣,園林零落到薔薇。
鳴鳩日暖遙相應,雛燕風柔漸獨飛。
臺省多才吾輩拙,江湖久客暮年歸。
云門蹋月方清絕,且倚溪橋看夕霏。
谷雨初過換夾衣,園林零落到薔薇。
鳴鳩日暖遙相應,雛燕風柔漸獨飛。
臺省多才吾輩拙,江湖久客暮年歸。
云門蹋月方清絕,且倚溪橋看夕霏。
谷雨剛過就換上了夾衣,園林里的花已凋零,只剩薔薇還在開放。暖和的日子里,斑鳩的鳴叫聲從遠處相互呼應,微風輕柔,雛燕漸漸能獨自飛翔。臺省中有很多有才華的人,相比之下我們顯得笨拙,我長久客居江湖,到暮年才歸來。在云門踏著月色的景色清幽至極,我暫且倚靠在溪橋上看傍晚的云霞。
谷雨:二十四節氣之一。
夾衣:兩層的衣服。
鳴鳩:即斑鳩,其鳴聲似“咕咕”。
臺省:指中央政府機構。
久客:長久客居他鄉。
夕霏:傍晚的云霞。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暮年歸鄉之時。當時詩人經歷了長久的江湖漂泊,看到中央機構人才濟濟,而自己才華未展。暮春時節回到家鄉,面對眼前的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暮年歸鄉后的感慨與心境。特點是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俱劄普,日輪午。
李將軍,射石虎。
雖然透過那邊,枉發千鈞之弩。
宿雨初收淑氣回
春山歸興正悠哉
云煙處處依微斂
桃李家家自在開
如皋憶,憶看小桃花。
水繪園門通小寺,春堤一道不曾斜。
千樹爛晴霞。
登彼公堂,有松有柏。
君子燕湑,其儀孔特。
城里春流曲曲迷,舟穿萬柳出長堤。
誰家疊石為丘壑,自道人家似若溪。
累土為山武穆功,湖波四面繞祠宮。
傷心一代冬青樹,葉葉枝枝是大忠。
簡懶空成癖,勞勞愿轉違。
漫尋桑者樂,稍息丈人機。
樹密涼生早,亭空暑到微。
午眠長自足,偃仰憺忘歸。
天女遺香,似丈室繽紛,重睹芳艷。倚日熏霞,何處映紅人臉。容易萬感逢秋,聽雨舊情零亂。正繡帷、物候驚換。偏憶冶春親見。
玉叉頻展深杯薦。漫評量、黛濃脂茜。枝頭燕子都如客,愁對看花眼。憑問俊筆內家,剩故紙、春魂一點。又鳳城落照,池館寂,繁華散。
束先生。
通神明。
請天三日甘雨零。
我黍以育。
我稷以生。
何以疇之。
報束長生。
罨畫聲名遠近知,
水光花影巧相宜。
不知此去幾多日,
重見斕斑似舊時。
何由芰制衣,
豈必蘭為佩。
一笠一蓑輕,
田漁且相對。
秦皇焚書書不絕,
儒生冒禁還矜說。
可憐漢主重蕭何,
溺冠慢罵翻成劣。
少年哀之失鑒之,
漫爾攻書不攻律。
世情莫道古今殊,
吏筆儒書仍甲乙。
往事空聞塞上翁,
眼前地步分雌雄。
春光滿目醉人處,
李花能白桃花紅。
豈其物態各有定,
誰將得失讎東風。
放懷且吸杯中月,
嬋娟浩蕩波溶溶。
金梭拋翠絲,
東風弄晴晝。
求友不須鳴,
綠窗人倦繡。
嗟君此別重依依,我為澆愁酒力微。從此無心愛杯斝,故人閩海未曾歸。
延譽江南玉樹庭,元龍湖海久忘形。天精若為諸君動,行見東南聚德星。
只只樓船面面山
磯頭石齒斗彎環
灘聲忽送蛟龍窟
云氣常封虎豹關
南去雜花渾爛熳
西來晴雪正潺湲
棹歌風起旌旗動
時有漁歌互往還
今早又風起,
鬧處莫插觜。
觸著閻羅王,
帶累陰司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