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一三八
今早又風起,
鬧處莫插觜。
觸著閻羅王,
帶累陰司鬼。
今早又風起,
鬧處莫插觜。
觸著閻羅王,
帶累陰司鬼。
今天早上又起風了,熱鬧的地方不要隨便插嘴。如果觸犯了閻羅王,會連累陰間的鬼魂。
插觜:觜,同“嘴”,插嘴,多管閑事。
閻羅王:佛教中的地獄主宰,掌管生死輪回,此處代指招致災禍的根源。
陰司鬼:陰間的鬼魂,陰司指陰間官府,此處泛指因言語不當牽連的負面存在。
此詩為佛教偈頌,多出自宋代禪僧之手。禪宗重視“不立文字”的體悟,此類偈頌常以日常場景喻示修行哲理。創作背景或為禪師對弟子的日常教化,勸誡其謹言慎行,避免因言語不當招致是非,符合禪宗“行住坐臥皆修行”的理念。
全詩以“風起”“鬧處”等生活化場景切入,通過“莫插觜”的勸誡,引出“觸閻羅、累陰司”的后果,主旨強調言語謹慎的重要性。語言通俗直白,體現禪宗“直指人心”的教化特點,是禪宗日常修行指導的典型作品。
瑞塔臨初地,金輿幸上方。
空邊有清凈,覺處無馨香。
雨霽微塵斂,風秋定水涼。
茲辰采仙菊,薦壽慶重陽。
玉輦移中禁,珠梯覽四禪。
重階清漢接,飛竇紫霄懸。
綴葉披天藻,吹花散御筵。
無因鑾蹕暇,俱舞鶴林前。
飛塔凌霄起,宸游一屆焉。
金壺新泛菊,寶座即披蓮。
就日搖香輦,憑云出梵天。
祥氛與佳色,相伴雜爐煙。
主第簪裾出,王畿春照華。
山亭一以眺,城闕帶煙霞。
橫堤列錦帳,傍浦駐香車。
歡娛屬晦節,酩酊未還家。
九月從時豫,三乘為法開。
中霄日天子,半座寶如來。
摘果珠盤獻,攀萸玉輦回。
愿將塵露點,遙奉光明臺。
雪盡銅駝路,花照石崇家。
年光開柳色,池影泛云華。
賞洽情方遠,春歸景未賒。
欲知多暇日,尊酒漬澄霞。
洪慈均動植,至德俯深玄。
出豫從初地,登高適梵天。
白云飛御藻,慧日暖皇編。
別有秋原藿,長傾雨露緣。
九秋霜景凈,千門曉望通。
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
菊彩揚堯日,萸香繞舜風。
天文麗辰象,竊抃仰層穹。
欲轉聲猶澀,
將飛羽未調。
高風不借便,
何處得遷喬。
御蹕下都門,軍麾出塞垣。
長楊跨武騎,細柳接戎軒。
睿曲風云動,邊威鼓吹喧。
坐帷將閫外,俱是報明恩。
舊邸三乘辟,佳辰萬騎留。
蘭圖奉葉偈,芝蓋拂花樓。
國會人王法,宮還天帝游。
紫云成寶界,白水作禪流。
雁塔昌基遠,鸚林睿藻抽。
欣承大風曲,竊預小童謳。
瑞闕龍居峻,宸庭鳳掖深。
才良寄天綍,趨拜侶朝簪。
飛馬看來影,喧車識駐音。
重軒輕霧入,洞戶落花侵。
聞有題新翰,依然想舊林。
同聲慚卞玉,謬此托韋金。
百舌鳴高樹,弄音無常則。
借問聲何煩,末俗不尚默。
日斜漳浦望,風起鄴臺寒。
玉座平生晚,金尊妓吹闌。
舞余依帳泣,歌罷向陵看。
蕭索松風暮,愁煙入井闌。
涌霄開寶塔,倒影駐仙輿。
雁子乘堂處,龍王起藏初。
秋風圣主曲,佳氣史官書。
愿獻重陽壽,承歡萬歲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