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二首
只有短轅車錫導,更無靈壽杖扶光。林間竹筍飽一世,閣下薇花閱幾郎。曩欲裂麻寧拂袖,老當還笏不須囊。綠陰周匝迷行徑,誰念茙葵惟向陽。禁林忝士相如草,蕓閣曾分太乙光。亳社重新依老子,天臺自古屬劉郎。判無除目污黃紙,空有孤忠滿皂囊。回首觚棱殘夢斷,下招不必遣巫陽。
只有短轅車錫導,更無靈壽杖扶光。林間竹筍飽一世,閣下薇花閱幾郎。曩欲裂麻寧拂袖,老當還笏不須囊。綠陰周匝迷行徑,誰念茙葵惟向陽。禁林忝士相如草,蕓閣曾分太乙光。亳社重新依老子,天臺自古屬劉郎。判無除目污黃紙,空有孤忠滿皂囊。回首觚棱殘夢斷,下招不必遣巫陽。
憶昔云間山水邦,
波流清潤抵松江。
春秋久未臨鑾輅,
時刻嘗懷擁節幢。
訓練多方嫻步伐,
撫循成俗重敦龐。
建牙好慰軍民望,
服眾投醪士氣降。
廣川西渡口,倚棹此逢君。別久情難喻,歡多酒易醺。江聲過暮雨,帆影夾殘云。蹢躅南枝鵲,能堪羽翮分。
君登蘭省去,予汎鏡湖歸。兩槳還相背,雙星竟不違。心期鷗作侶,生事薜為衣。只有空山夢,愁時少雁飛。
敦厚溫柔見性情,和平方許以詩鳴。
如何平子多愁思,致等荊卿變徵聲。
生死自關天氣數,去來常照月光明。
歡場聚散尋常事,莫再哀吟叩玉京。
卷地朔風陣陣,過江征雁行行。底事勞勞無定蹤,只緣辛苦隨陽。清夜月明人靜,殘星幾點微茫。
毛羽誰憐豐滿,書空枉費文章。嘹唳一聲愁欲絕,蘆花兩岸飛霜。玉笛小樓吹罷,碧天萬里何長。
半傷國難半家仇,似此遭逢一哭休。
老去將軍尤好亂,新來天子亦無愁。
園荒水繪草空綠,黨散東林碑尚留。
豈竟清狂甘絕俗,河山終古嫉名流。
天風匹馬向西湖,明月千家醉白榆。莫上釣臺聽夜笛,霜華吹破客星孤。
赤城霞起是天臺,明月簫聲落早梅。昔日胡麻君莫問,桃花不放石門開。
秋云鳴佩入金華,綠眼仙人掃落花。無數石羊餐古雪,知君已到赤松家。
雁蕩千峰插斗墟,彩云終夜護丹書。月華萬片寒相逐,拾得天人白玉裾。
雨后滄波泯泯流
樵夫歸去有漁舟
江郎縮地能如此
何必雙溪疊嶂游
雨絲煙縷將愁織。淚珠成串鮫綃濕。春也不知情。花飛入錦屏。
酒醒聞杜宇。獨立渾無主。幾曲碧闌干。一鉤羅襪寒。
秋色西陵滿綠蕪,
繁弦急管彊歡娛。
長舒羅袖不成舞,
卻向風前承淚珠。
清遠湖山佳麗人。
柳邊花下復清晨。
向前猶有幾多春。
祓禊秋千時節近,
管弦歌舞一回新。
未嗔狂客污車茵。
洪山一握征南節,并世孤忠嘆百身。
淮蔡專征誰繼志,山河憑吊各傷神。
多材自古傳三楚,儒將當時更幾人。
寂寞路旁祠廟在,尚聞風雨泣遺民。
厚矣皇恩得謝休
蕭然白發更何求
雨聲中夜生高興
不似官人身外愁
青山何岧峣,下有嘉樹林。高亭晝閑敞,窗戶含層陰。前村夜來雨,石瀨張素琴。好鳥鳴檐間,始知春意深。迥無外物累,嘿處抱沖襟。對此案上書,悠悠千載心。安得謝塵羈,扁舟諧遠尋。
身已與世違,超然景方寂。嘉樹敷層陰,芳苔間行跡。飛淙如練懸,斷厓若天辟。亭亭山上云,齒齒溪中石。豈無同心人,高談共晨夕。檐虛嵐濕衣,窗迥風生席。雅趣良足耽,營營竟何益。
牡丹有綠誠仙品
幻色生香野草中
數朵乍開凝碧玉
黃花應遜碧花叢
薄暖正當挑菜日
輕陰漸變養花天
君王勤政稀游幸
院院相過理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