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滿子 寒雁
卷地朔風陣陣,過江征雁行行。底事勞勞無定蹤,只緣辛苦隨陽。清夜月明人靜,殘星幾點微茫。
毛羽誰憐豐滿,書空枉費文章。嘹唳一聲愁欲絕,蘆花兩岸飛霜。玉笛小樓吹罷,碧天萬里何長。
卷地朔風陣陣,過江征雁行行。底事勞勞無定蹤,只緣辛苦隨陽。清夜月明人靜,殘星幾點微茫。
毛羽誰憐豐滿,書空枉費文章。嘹唳一聲愁欲絕,蘆花兩岸飛霜。玉笛小樓吹罷,碧天萬里何長。
北風卷地陣陣呼嘯,遷徙的大雁排成行飛過江面。為何如此辛勞沒有固定行蹤?只因為要辛苦追逐溫暖的陽光。清冷的夜晚月明星靜,幾點殘星微亮朦朧。誰會憐惜它豐滿的羽毛?在空中排字不過是徒勞。一聲響亮凄清的鳴叫愁到極點,兩岸蘆花像飛霜般潔白。小樓中玉笛吹奏完畢,萬里碧天是如此漫長。
朔風:北風,寒風。
隨陽:指候鳥追逐溫暖的陽光遷徙,雁類秋冬向南飛行。
書空:雁群飛行時排列成“人”或“一”字,如在空中書寫文字。
嘹唳(liáo lì):形容雁鳴響亮而凄清。
蘆花飛霜:此處以“飛霜”形容蘆花的潔白,或兼指秋霜降臨的蕭瑟景象。
此詞或為秋日觸景而作。作者見寒雁南徙,目睹其辛勞無依之狀,結合秋夜清寂之景,借雁抒懷,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記載,當與個人漂泊體驗或對生命遷徙的感悟相關。
全詞以寒雁為核心,通過描寫其遷徙之苦、無人憐惜的境遇,暗喻人生漂泊之痛。意象鮮明,情景交融,語言凝練含蓄,于蕭瑟中傳遞出深沉的生命感慨,是一首借物抒情的佳作。
鼻之柔也,以繩牧之。
心之柔也,以道牧之。
縱而不蹊人之田,其誰早服之。
吳姬十五發鬖鬖,
玉碗蒲桃勸客酣。
但過黃河風色冷,
更無春酒似江南。
杏花開春深,
云艷若霞錦。
我來已飄零,
此間推上品。
期歡中夜來,月光滿庭柱。展轉天欲明,烏啼石城樹。
匆匆金犢車,上路正天曉。不恨歡來遲,但恨歡去早。
止息知無地,羈孤嘆有身。貧來真喪我,老至轉隨人。白雪他山夜,黃梅故國春。九關猶踞虎,歲暮共沾巾。
長懷知己意,觸緒或無端。醴去生猶在,綈來叔尚寒。我無重暖席,君有未彈冠。豈不慰羈寂,終歌《行路難》。
陰陰池館落花泥,出入通家獨見知。曾遭江上淘河嚇,又被巢邊野雀欺。
且欺且嚇亦不惡,柰有鼠輩窺其兒。兒方在卵卵何危,哀鳴若訴奚勝悲。
主人能得腹中事,百計護持彼毒無所施。羽毛養就刀剪齊,雄雌相隨引雛飛。
尋常百姓家,汝巢非汝宜。春兮來,秋兮歸,莫忘烏衣巷里時。
臭味還吾輩,
炎涼笑若曹。
相逢傾蓋舊,
可但泛舟勞。
夜雨湖山好,
西風鼓角豪。
主人寧避客,
祇覺杜門高。
幸自得。
一分索強,教人難吃。
好好地惡了十來日。
恰而今、較些不。
須管啜持教笑,又也何須胳織。
衠倚賴臉兒得人惜。
放軟頑、道不得。
鄭野多年喜御君,憶從館谷夜論文。
垂綸水向石中落,扣角聲從隴上聞。
藜火三冬勞舊夢,齋居百里望停云。
江村寂寞江天晚,欲借園林春幾分。
高皇擬絕東夷貢,詔令嚴明重漢官。豈謂犬羊多異志,坐令烽火照長安。委蛇盡日能垂佩,矍鑠誰人可據鞍。筑舍只今猶未定,強將膚說答金鑾。和戎本自非長策,況復紿和計轉疏。獸錦金繒圖孟浪,紫泥丹券事空虛。乘槎已斷葡萄種,奉節誰傳雁帛書。越嶠燕云頻悵望,將軍何以慰躊躇。大將連營十萬騎,一時邊徼羽書馳。彎弓競說穿楊易,提隊曾無搗穴奇。寶勒雕鞍容易賜,渡河開府未須疑。丈夫勛業酬知己,枉使雄名負鬢絲。猛士長驅出禁林,論功紛欲肘黃金。虛疑翟羽來重譯,不見桑黮懷好音。頻年輸挽迷云盡,屬國江山近陸沉。多少謀臣存政府,草茅空抱杞人心。
踏雪飛鴻任此身
戟轅回首已前因
從知三萬六千日
半是東西南北人
悵別群僚紛涕泣
遄歸一老念尊親
平蠻坊底休煩思
記取天涯若比鄰
龜堂端是無能者,
妄想元無一事成。
最后數年尤可笑,
飽餐甘寢送浮生。
平生遇合多乖忤,不為看花不出游。
良友偶來三徑夕,美人相見一庭秋。
飛鴻故國經年別,下馬荒園竟日留。
笑口自開愁眼豁,西風休更送離憂。
蝴蝶雙雙繞菜畦,
被風吹散渡橋西。
憑欄幾度春情倦,
也逐楊花過柳堤。
人有歲寒心,
乃有歲寒節。
何能貌不枯,
虛心聽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