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清遠渭禪師
自聽龍翔寺里鐘,劫馀金碧更重重。天王按劍踏魔女,羅漢弄珠降老龍。蒲室千鐙誰繼照,渭川一派自分宗。未知今日西岡塔,留得荒寒幾個松。
自聽龍翔寺里鐘,劫馀金碧更重重。天王按劍踏魔女,羅漢弄珠降老龍。蒲室千鐙誰繼照,渭川一派自分宗。未知今日西岡塔,留得荒寒幾個松。
君知至樂本難名,何事猶令谷應聲。
植杖自鋤園草綠,掛瓢時浥澗泉清。
了無歌吹娛賓從,只有詩書養性情。
卻恐仁人尚蒿目,又須憑酒破愁城。
不傳之傳句,先賢也不傳。佛祖未出興,早是有付傳。
不妙之妙句,古圣也難宣。黃頭碧眼老,如何及言宣。
不真之真句,人天未生前。若以言道趣,只徒在目前。
不傳妙真句,三世不變遷。畢竟道人眼,萬歲絕易遷。
寥寥而本傳不傳之傳,明明而今妙不妙妙,玄密密而深到不真真玄。畢竟道人眼,億劫不異遷。
幾年壓塵囂,屢欲返初服。
鷦鷯安一枝,何必戀微祿。
瀟灑此村居,茅舍帶修竹。
田園薄有收,積書高過屋。
所以課子孫,利用聚吾族。
光大不可期,庶幾守耕讀。
谷之神,樞之要。
里許旁參,回途得妙。
云雖動而常閑,月雖晦而彌照。
賓主交參,正偏兼到。
十洲春盡花凋殘,珊瑚樹林日杲杲。
嶺外山川最,天涯草木芬。
曾經五月狩,俱被一琴薰。
韶石靜張樂,舜峰高出云。
真同適魯見,何異在齊聞。
紫極題詩歲月深,秋風懷感重沉吟。
殷勤種此一庭玉,回薄依然萬古心。
獨有佳名追彩筆,誰將幽思入瑤琴。
蕭蕭醉掃筆池石,水月光中覓至音。
僑寄家連楚,歸游岳背衡。
川原漸舊國,鮭菜愜平生。
淮海風難定,江湖浪豈平。
春融一杯酒,下馬且同傾。
強敵寒盟,兵忽逾塞。
公持漢節,迓客于界。
控弦欻來,率土震駭。
外臣桀傲,自矜強大。
公誓不慴,有死無拜。
殺身成仁,播美千載。
物理初無妄,云何以幻觀。
得非心有礙,坐使肉生瘢。
日月當天久,山河著地安。
波斯不別寶,學道古來難。
川凈波平五板舟,天開地辟一輪秋。
白銀國放黃金色,宮錦袍添紫綺裘。
坐久星河掛瓔珞,夜深風露走珠旒。
人間意適須乘興,我是閑人更自由。
有韓太尉淮陰家,十年種木今開花。
松陰漸可張翠葆,桃蹊久已蒸紅霞。
早來雨過著芒??,曲沼鏡平清見沙。
道人從我似支遁,公子立名非務華。
劇談坐致千歲日,默誦初無一字差。
主人負重守且將,一手撚箭腰黃蛇。
因來小集休沐地,何時共聽歸來笳。
饑腸欲餌桄榔粉,香身要采毗陵茄。
涼風翛翛引佳月,歸興忽起從棲鴉。
誰憐老我夜不寐,兒曹見祝無多茶。
故鄉清渭濱,一節取君子。
相從大江南,展轉秋風里。
清慵笑玉便,傲兀勝隠幾。
屏山煙景媚,醉倒日高起。
此君通晝夜,俗士乃輕鄙。
愿言一奠枕,四海春睡美。
鏗鏗孫子荊,未便洗吾耳。
得意大槐宮,古今真夢爾。
客游厭城市,僧房見巖壑。
偉石羅眾峰,寒砂結層堮。
為谷既窈窕,置嶺復綿邈。
溪源互相注,花草紛已錯。
空聞先王夢,徒觀楚臣作。
行云在俛仰,北渚應酬酢。
天機契如幻,意匠起冥漠。
周流屬多豫,寤寐欣所托。
有懷山中人,從爾芳杜若。
巖好城還近,山南路卻西。
淡交同魯衛,新釀到青齊。
桑密家家繭,秧稠處處犂。
朱陵更清絕,何必此幽棲。
去年已向爆聲殘,曉氣絪缊雨不寒。
玉佩想聞趨桂殿,彩衣遙祝獻椒盤。
千齡帝運方更始,一統王春正履端。
不與時光共流轉,此心那更覓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