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軒竹石
聞說君家景趣幽,東軒竹石映清流。萬竿蒼玉松煤潤,一塊玄精墨沈浮。舜世移根從嶰谷,禹時充貢自青州。虛心盡日當窗立,重質何年此地留。十載子孫多似簀,三春苔蘚滑如油。月中風舞顛鸞尾,歲晚霜凝睡虎頭。借看屢招坡老輩,拜呼頻見米公儔。聲敲環佩星芒夜,骨露瓊瑤鶴夢秋。席地醉眠憐翡翠,引瓶磨洗厭蝸牛。謾期別墅開三徑,誓向平泉占一丘。挑筍旋燒供茗椀,束薪爛煮對吟甌。明當直造林深處,鐫刻新詩記勝游。
聞說君家景趣幽,東軒竹石映清流。萬竿蒼玉松煤潤,一塊玄精墨沈浮。舜世移根從嶰谷,禹時充貢自青州。虛心盡日當窗立,重質何年此地留。十載子孫多似簀,三春苔蘚滑如油。月中風舞顛鸞尾,歲晚霜凝睡虎頭。借看屢招坡老輩,拜呼頻見米公儔。聲敲環佩星芒夜,骨露瓊瑤鶴夢秋。席地醉眠憐翡翠,引瓶磨洗厭蝸牛。謾期別墅開三徑,誓向平泉占一丘。挑筍旋燒供茗椀,束薪爛煮對吟甌。明當直造林深處,鐫刻新詩記勝游。
林香雨氣新,山寺綠無塵。
遂結云外侶,共游天上春。
鶴鳴金閣麗,僧語竹房鄰。
待月水流急,惜花風起頻。
何方非壞境,此地有歸人。
回首空門外,皤然一幻身。
可憐云木叢,滿禁碧蒙蒙。
色潤靈泉近,陰清輦路通。
玉壇標八桂,金井識雙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
數枝磐石上,幾葉落云中。
燕拂宜秋霽,蟬鳴覺晝空。
翠屏更隱見,珠綴共玲瓏。
雷雨生成早,樵蘇禁令雄。
野藤高助綠,仙果迥呈紅。
惆悵繚坦暮,茲山聞暗蟲。
風候已應同嶺北,
云山仍喜似終南。
云戟曙沉沉,軒墀清且深。
家傳成棟美,堯寵結茅心。
玉佩多依石,油幢亦在林。
爐香諸洞暖,殿影眾山陰。
草奏風生筆,筵開雪滿琴。
客從龍闕至,僧自虎溪尋。
瀟灑延清賞,周流會素襟。
終朝惜塵步,一醉見華簪。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結發事疆場,全生到海鄉。
連云防鐵嶺,同日破漁陽。
牧馬胡天晚,移軍磧路長。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歸老勛仍在,酬恩虜未忘。
獨行過邑里,多病對農桑。
雄劍依塵橐,兵符寄藥囊。
空余麾下將,猶逐羽林郎。
靜憶溪邊宅,知君許謝公。
曉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
澗鼠喧藤蔓,山禽竄石叢。
白云當嶺雨,黃葉繞階風。
野果垂橋上,高泉落水中。
歡榮來自間,羸賤賞曾通。
月滿珠藏海,天晴鶴在籠。
余陰如可寄,愿得隱墻東。
穆穆上清居,沉沉中秘書。金鋪深內殿,石甃凈寒渠。
花樹臺斜倚,空煙閣半虛。縹囊披錦繡,翠軸卷瓊琚。
墨潤冰文繭,香銷蠹字魚。翻黃桐葉老,吐白桂花初。
舊德雙游處,聯芳十載余。北朝榮庾薛,西漢盛嚴徐。
侍講親花扆,征吟步綺疏。綴簾金翡翠,賜硯玉蟾蜍。
序秩東南遠,離憂歲月除。承明期重入,江海意何如。
見說南來處,蒼梧指桂林。
過秋天更暖,邊海日長陰。
巴路緣云出,蠻鄉入洞深。
信回人自老,夢到月應沈。
碧水通春色,青山寄遠心。
炎方難久客,為爾一沾襟。
飛閣青霞里,先秋獨早涼。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簷香。
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
空間指歸路,煙際有垂楊。
中禁仙池越鳳凰,
池邊詞客紫薇郎。
既能作頌雄風起,
何不時吹蘭蕙香。
銀鑰開香閣,金臺照夜燈。
長征君自慣,獨臥妾何曾。
璿閨繡戶斜光入,千金女兒倚門立。
橫波美目雖往來,愿得侍兒為道意,后堂羅帳一相親。
洪爐無久停,
日月速若飛。
忽然沖人身,
飲酒不須疑。
陸海披晴雪,千旗獵早陽。
岳臨秦路險,河繞漢垣長。
行漏通??鵲,離宮接建章。
都門信宿近,歌舞從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