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避地馬鞍山治一枝未就茲春聞儆復于前址搆棲感賦十律 其九
遭人身欲退,適我物皆悠。巖壑澄朝景,風潮變夕流。高深時應接,今古日沉浮。耳目周旋外,馀心尚可求。
遭人身欲退,適我物皆悠。巖壑澄朝景,風潮變夕流。高深時應接,今古日沉浮。耳目周旋外,馀心尚可求。
流水淘沙不暫停,
前波未滅后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
回唱迎神三兩聲。
節物重陽近,殊方困久晴。
翻盆一宵雨,赴壑眾溪聲。
瘴嶺忽涼至,畬田方睌耕。
蕭寥到庭竹,愁滴客中情。
沖雨西來又雨歸,出門重為此山悲。
重重俗屋遮藏盡,無復新軒扁乞芝。
要識仙霞五色丹,須還苔瑣舊靈壇。
玉樓更疑群仙宿,移向長虹臥處安。
蝴蝶戀花花戀蝶,何事春風,抵死催教別。月照西樓圓又缺,相思憑得闌干熱。
落井金瓶消息絕,怕聽秦淮,打槳迎桃葉。命薄緣慳無可說,斷頭香是生前爇。
書生攜我城外山,童仆舉火何其難。
流螢入戶光自照,蟋蟀在床鳴不鬧。
予家既破牛馬走,世上饑寒無不有。
何人共此患難中,與君且醉重陽酒。
孔融既逝賓客稀,丈夫熟視何所為。
素秋零落色不瘁,紛紛輕薄皆小兒。
我欲歌,聽者疑。我重泣,如綆縻。
以此嘆息無古道,千載相思在管鮑。
秋入疏槐想漢宮
遙遙天上集鹓鴻
青山色在離愁遠
玉漏聲微曙夢通
七圣何曾迷大塊
五丁元自出蠶叢
功高微管先江左
還遣車書萬國同
銀鉤蠆尾。一似鐘繇字。吏部文章麟角起。自是驚人瑞世。
西垣準擬揮毫。不須苦續離騷。政看翻階紅藥,無忘叢桂香醪。
深柳映芳洲,螺峰遠更收。方塘開寶鏡,新月當簾鉤。巢鳳三層閣,臥龍百尺樓。何時謝塵鞅,添我畫中游。
一笏璘珣石,十分絢爛花。蝶輕斜抱葉,鷗遠靜眠沙。胸里化工具,毫端意匠加。誰如閻立本,不負畫生涯。
近市依湖十里間,
扁舟朝往暮能還。
莫教老圃翻鋤盡,
留我他年葬骨山。
日酣川靜野云高。遠山遙。碧迢迢。千里孤帆一葉任風飄。莫話灘頭波浪險,波平處,自逍遙。
昏昏天地太無聊。系長條。釣鯨鰲。且對江光山色酌香醪。其奈眼看人盡醉,悲濁世,續離騷。
廉遜先生袖手間,
徽猷學士屢開藩。
行藏有道俱奇絕,
誰似清名萃一門。
玉盤秋皎潔,煙消水定,十分澄澈。萬壑千峰,黛重螺濃如滴。真個無邊風月,全不費、青錢能得。萬籟寂。綠陰滿地,偶留人跡。
素娥似識幽懷,抱三五清輝,照伊詞客。隔斷飛塵,恍到玉樓瓊闕。此際囊中無句,恐難對、多情山色。空明絕。人與湖光如滌。
如許清才屬妙齡,眼中皂白自分明。一囊風雅包長吉,滿紙云煙掃率更。既把鳳歌非楚隱,肯將蚓操是于陵。南游再得真州訣,管使成功似折莛。
東籬采菊制頹齡,忽見南山眼自清。山水高深懷古調,云衣蒼白任流形。病軀垂老依衡岳,血淚無緣灑孝陵。柱把賤名污圣德,自知孱力不勝莛。
栽田博飯,詭計百出。
插鍬叉手,通身荊棘。
枷棒場中親不親,草窠交輥見當人。
誰是當人,放箸忘恩。
六十功名嘆劫灰,
歲時人事兩相催。
思歸梓里心如醉,
憶別黃堂首重回。
圣世自知容懶散,
清時誰謂棄庸才。
關心爭似忘機好,
歸去榕陰臥釣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