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秋冬之際,山居偶成四首 其一
櫟林生遠籟,湖畔首重回。驛少書難寄,山深客不來。又看桐葉落,仍報菊花開。安得同心友,持螯共舉杯。
櫟林生遠籟,湖畔首重回。驛少書難寄,山深客不來。又看桐葉落,仍報菊花開。安得同心友,持螯共舉杯。
人祝先生壽,勛名而福祿。伊惟小門生,而迺異斯祝。所祝在斯文,其壽非已獨。
嘗聞侍席言,檃括因以復。孔孟至皇朝,文與道相屬。溯自熙豐后,專門始分目。
歐蘇以文雄,周程理義熟。從此判而二,流派各異躅。偉哉水心葉,同軌混列輻。
粲粲云錦章,理義仍炳燭。筠窗一傳后,人已沾膏馥。正統的屬任,非公紹者孰。
鯫生耳聞此,驚詫嘆不足。因捧介壽巵,譜在歌詩軸。
愿言清節高,歲寒等修竹。長以文鳴道,聲金而振玉。
上而軋漢周,俯命騷以仆。門生嚴楷法,剩將從紀錄。
家學存齋授,淵源自晦庵。
魁文行海內,師道重天南。
銜未冰條一,州才刀夢三。
芳名卻千載,俎豆拜祠龕。
歸歸歸,三月將盡方始啼。木林翠密陰成幄,花片紅嫣風蕩飛。
歸歸歸,汝既勸歸胡不歸。歸來深院日正長,煮酒菖蒲玉屑香。
醉眠藤床覺晚涼,須臾月色到回廊。歸歸歸,真個歸來樂未央。
荒村日已黃,小泊近橫塘。
昨夜一番雨,今宵滿意涼。
濕沙藏蚓唱,風柳卸螢光。
隔浦誰家住,吹來荷葉香。
繡韉金狨玉蹀躞,天寶繁奢逾大業。
華清浴已宴沈香,弓箭才人擁旌節。
前頭樂部紫云回,催駕颙迎奏三疊。
阿瞞駐轡立多時,欲上花驄尚嬌色。
俯頭縋??力士徒,曾以脫靴為屑屑。
步步相隨那肯離,嘗聞愿作連理枝。
燕安儻及思艱危,那有馬嵬攀訣時。
漢家山河安四維,披香千秋惟弋綈。
龍眠畫茲非衒奇,端與曹高向孟陳元龜。
早年公已阿戎知,幾與征西履屐隨。
百六椽間無足紀,二三子側每相思。
重來荊渚平生若,寧復苕溪一見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詩兮豈但哭吾私。
指點層云氣可干,官身浩嘆不如閑。
幾回落日詩懷古,一半春風酒破慳。
許我婆娑從白發,于人嫵媚有青山。
前身王粲重拈筆,惜欠胡床著席間。
向來借箸在籌帷,今趣魁纏入太微。
漢郡奚勞汲生守,洛人喜見范公歸。
要持真是明公論,莫急同心濟事機。
見說九重勤側席,細陳長策慰宵衣。
驛路交游熟,江山契分生。
故人梅撲面,薄幸柳忘情。
馬躍霜橋步,雞啼月店聲。
豹狼俱斂跡,應避使車行。
避愁聊復上層樓,上到層樓轉更愁。
杳杳青煙榆夾塞,鱗鱗翠浪麥平疇。
山連楚甸三千里,地隔中原四百州。
立盡欄干誰領會,滄波渺處起沙鷗。
明良相正體坤干,感格時旸本致虔。
坐使群方皆見日,誰言千里不同天。
只將精白承休德,豈在緇黃結善緣。
更得北風無羽檄,不妨舉酒樂康年。
試從沙渚入荊城,十里金堤掌樣平。
曉露香留紅芰濕,午風清逐白蘋生。
柳邊系馬頻酤酒,沙際呼魚旋作羹。
所欠直惟佳客耳,明朝能輟暇偕行。
元正假得晴,野服暫山行。
遇石松盤蓋,懸崖蘭倒生。
壁間題字古,潭面鑒形清。
官滿應求此,讀書秋月明。
義重人誰及,高風有古人。
己田分友子,黎事保羈臣。
抱負耕莘志,依稀陋巷仁。
丹青遺像在,難寫道心真。
隔江屯塢自孫吳,猶記孤軍出此涂。
閱十九年如夢覺,歷千萬里幾馳驅。
月沉荒壘馬橫塞,風卷寒沙雁宿蘆。
憶著當時身是膽,歸休毋更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