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書堂
元正假得晴,野服暫山行。
遇石松盤蓋,懸崖蘭倒生。
壁間題字古,潭面鑒形清。
官滿應求此,讀書秋月明。
元正假得晴,野服暫山行。
遇石松盤蓋,懸崖蘭倒生。
壁間題字古,潭面鑒形清。
官滿應求此,讀書秋月明。
正月初一恰好趕上晴天,我穿著便服到山里走走。遇到石頭,松樹像傘蓋般盤繞其上;懸崖邊,蘭花倒掛著生長。石壁上的題字年代久遠,潭水清澈得能清晰映照出人影。等我任期滿了,一定要來這里,在秋月的明亮光輝下讀書。
元正:正月初一。
假得晴:恰好遇到晴天。
野服:平民服裝,這里指便服。
盤蓋:像傘蓋般盤繞。
鑒形:映照出人的形體。
官滿:任期滿。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為官期間,于正月初一有了閑暇,到山中游玩,被何氏書堂周邊的景色所吸引,從而寫下此詩,流露出對這種閑適讀書生活的憧憬。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林讀書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由余入秦毀詩書,意在兵強黔首愚。
弊極煨燼幾無余,高齊風俗元自殊。
豈料乃喜知卷舒,況復是正叢冠裾。
公言所貶固不虛,我獨謂其勝由余。
南望湖山畫一屏,松江江水向人清。
何如嵔??聊為活,況是瀟湘謾得名。
雙槳有時青翰遠,兩衙無事素琴橫。
遙知惠政通和氣,乳雉馴鷗自不驚。
官舍隠非隠,仕途才不才。
棟閑秋燕去,籬靜晚花開。
卓甕何妨臥,莊軒或自來。
求羊疏我甚,三徑有青苔。
第一平津策,同時入洛名。
配臺升上相,宰漢得元精。
國念靈龜喪,人嗟厚棟傾。
睿篇傷俊老,殊禮極哀榮。
一水清無底,雙桐碧有情。
銀床翻晝影,玉虎墮秋聲。
露葉游絲斷,風枝宿鳥驚。
隔簾人不寐,又送月西傾。
榮第時皆有,通家得者稀。
德星一門聚,晝錦四人歸。
苦學酬身世,佳名播帝畿。
效官修政術,此去展才徽。
西齋輝赫亙山隅,嘉致清風世莫如。
鄉黨名流依絳帳,煙蘿幽境似仙居。
趨庭子弟皆攀桂,彈鋏賓朋總食魚。
汗簡傳經亞鄒魯,粉牌留詠盡嚴徐。
杯盤互動先生饌,門巷應停長者車。
墳籍豈惟精四部,弦歌常見習三余。
玳簪珠履延豪士,縹帙牙簽刊賜書。
碧沼暮涼浮菡萏,紗窗秋靜漏蟾蜍。
閑庭瀟灑移泉石,華表崢嶸冠里閭。
我恨羈游在蕓閣,不陪諸彥曳長裾。
寶轂香輪不再逢,峽云巫雨杳無蹤。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無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駘蕩青郊祓禊辰,東池冠蓋集嘉賓。
逍遙共入華胥國,綽約誰逢洛浦神。
展障露花長樂際,袍敧煙草曲江濱。
遙知臺旆行春暇,起作元鈞輔弼人。
渺漠人煙外,禪居靜趣多。
山遙天接樹,江闊日生波。
鳴櫓時鄰響,征車舊絕過。
清風數聲磬,應不入漁歌。
宸命陪分竹,仙資貴珥彤。
入辭中殿閟,出貳式廉雄。
過楚前封近,還吳舊業空。
江山復清思,莼膾起高風。
海闊悲秦望,陵荒嘆禹功。
樓澄鑒湖北,地險雪濤東。
稽壑飛泉石,臺基下桂叢。
風流好吟醉,王謝有余宮。
方瞳神已滿,毋死變霜毛。
道味山中澹,詩情事外高。
醉狂玄鶴舞,閑臥白驢豪。
吾素存微尚,他年亦爾曹。
蓬島回風此再來,當年俱重輯寧才。
芝隨禁掖新泥熟,桃應仙源舊路開。
金契旋聞臨外閫,云屏仍是接中臺。
專城四十前賢事,期歲行歸妙一臺。
勁氣初折膠,奔書聞插羽。
寒金刁斗鳴,夕火兜零舉。
霜威畫角雄,月思清笳苦。
驃騎出鏖兵,輕車前確虜。
一鼓系名王,三捷獻英主。
天山掛雕弓,玉塞休強弩。
龍額近封侯,華堂盛歌舞。
圣俞一幅書,間我小隱居。小隱詎有異,筑室數畝余。巖壑不峻崒,田園非美腴。所欲近丘墓,歲時來掃除。
先人夢讀史,尊道本圣徒。絕筆于此詩,子孫無忽諸。刻石置中堂,且使過者趨。題牓為服訓,義取銘盤盂。
后嶺雙松亭,徑術何逶迂。下臨富春渚,萬象生有無。東偏作草舍,可以施琴壺。門前碧塘水,萬本栽荷蕖。
風來觸香氣,長著人衣裾。澄水泱泱流,黍稻可勿枯。柔桑及美果,種廣莫記株。澗草不識名,野禽多異呼。
坐此易歲晏,自與人世疏。在昔東陵侯,瓜垅猶親鋤。楊惲謝九列,種豆南山隅。余嘗有此志,來者安敢誣。
誅茅實張本,解組當后圖。是時考槃賦,從我者騅歟。近來傅越石,趣尚若不殊。儻聞丘樊往,不顧升斗儲。
如君美才具,日月升云衢。安敢預招挽,粗自陳其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