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秘監允迪挽詩二首
聲名三紀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篤行豈惟今代少,摛辭仍向古人求。獨嗟宣室催歸晚,不料漳濱臥病留。慷慨嚴尤三策在,暮年誰識子心憂。同舍西雍四十春,亂離君我兩身存。寧惟交道全金石,罕見人間此弟昆。雅志澤民終莫遂,微言憂國豈堪論。鸕鶿渡口千峰合,悽斷西風淚睫昏。
聲名三紀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篤行豈惟今代少,摛辭仍向古人求。獨嗟宣室催歸晚,不料漳濱臥病留。慷慨嚴尤三策在,暮年誰識子心憂。同舍西雍四十春,亂離君我兩身存。寧惟交道全金石,罕見人間此弟昆。雅志澤民終莫遂,微言憂國豈堪論。鸕鶿渡口千峰合,悽斷西風淚睫昏。
伊尹初耕野,兒寬自帶經。
故須聊假手,無或甚勞形。
曲曲水如帶,峨峨山似屏。
夜窗吟更老,不負讀書聲。
方床客常滿,
豈止兩三人。
誰可負之走,
長留采白蘋。
平生影事銷殘暝,
今日摸索語苦深。
我本楚狂迷卻曲,
為君哀麗發孤吟。
望重三朝舊,年過八秩希。股肱康帝室,羽翼傅儲闈。北闕恩雖厚,東山愿豈違。蒼生猶有恨,不見袞衣歸。
廊廟推良弼,屏藩紀吏師。三孤崇恤典,公座有佳兒。風節蕭長倩,詩篇杜拾遺。倏騎箕尾去,名共列星垂。
末路懷前輩,分符記舊臨。吳興慚薤本,寶婺仰棠陰。驥子嘗傾蓋,龍門亦整襟。無繇陪執紼,楚挽寄哀音。
肅肅避暑宮,石殿秋日冷。
凜然中庭柏,氣壓千夫整。
風聲答萬壑,云色通諸嶺。
材大難為工,甘與蓬蒿屏。
池邊石陂陀,
水光上梅梢。
石上古隸字,
蘚剝風蕭騷。
樹老花秀發,
冰生香動搖。
只恐字磨滅,
不愁花寂寥。
徬徨復徬徨,忽憶長安好。
決去無遲疑,老母驚持抱。
嚴冬十月交,此行道路杳。
冰雪挈空囊,性命何草草。
答言非浪游,饑寒勢難保。
得志早歸來,庶幾贍昏曉。
想君昔時情,離別心如搗。
惠民良局有官方,
羲后黃神廟貌彰。
不讀天臺《輟耕錄》,
元醫誰悟祖三皇。
不是風兮不是幡,
胡僧兩耳帶金環。
分明有語無人會,
又上高樓看遠山。
萬里蘭舠對榻分,
一春花鳥共江濆。
經綸策獻開雙闕,
麗藻光寒照五云。
芳杜客愁青欲遍,
垂楊鶯囀碧初芬。
黃金臺上何時醉,
白玉杯前舞夕曛。
碧柳臨風折玉條,
青尊落日客魂銷。
牛邊紫氣開龍匣,
馬首紅云近帝朝。
離索江波聊對簡,
徘徊星漢想鳴鑣。
風回錦勒遙相憶,
月滿牙檣度魯橋。
海內詩名謝法曹,
徑荒今已長蓬蒿。
書成亭下玄為草,
載向門前白是醪。
孺子湖連敷淺遠,
匡廬山并少微高。
知君不借青云色,
以此千秋亦足豪。
屈指清明近。東風吹更緊。錦帷繡幕晝常垂,悶。悶。悶。絲柳長堤,梨花深院。試探芳訊。蝶夢花間穩。不管人愁損。橫斜幾折小闌干,認。認。認。綠繞紅圍,都應未改。舊時情景。
玉腕拈毫迥出塵,蘭閨韻劇清新。陳琳畢竟輸朱淑,不繡才人繡美人。
月下清砧響夜闌,征人不寐憶長安。霧迷南國游魂泣,草沒中原戰骨寒。直望明河臨象闕,誰沾零露捧金盤。十年關塞無家別,仗策猶悲行路難。龍門疏鑿禹時功,江漢滔滔亦匯東。萬古山河今異域,百年禮樂舊同風。忽思鱸鲙慚張翰,將學丹砂就葛洪。秪恨兵戈猶在目,秋來衰鬢對飛蓬。霧氣凄涼草木衰,倚樓看鏡不勝悲。秦王警蹕瞻天遠,漢武旌旗出塞遲。江國再逢南雁信,鄉關徒倚北風思。那知人事同搖落,醉里狂歌《九辯》詞。
命彼仆夫駕,晨雞初一聲。朔風不可渡,南徑卻堪行。貧莫甚今日,瘦無如爾兄。故慚魚得計,最愛雁能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