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次韻 其二
平原齊吐麥,幽谷未遷鶯。王者雖無戰,元戎盍治兵。山川羈客恨,桃李故園情。何處花先發,籃輿取次行。
平原齊吐麥,幽谷未遷鶯。王者雖無戰,元戎盍治兵。山川羈客恨,桃李故園情。何處花先發,籃輿取次行。
侯家第宅。有野水朱橋,錦帆輕渡。一架藤花索裊,玉鈴新護。賣餳天氣爭游冶,畫樓前、是東風路。乍停珠勒,半揎翠袖,女郎無數。
愛筵上、笙歌似霧。盡杜鵑啼遍,不教春暮。絮撲征衫,重與麴塵相遇。多情本是江南物,到長安、牽惹如故。倚闌干醉,誰家蛺蝶,換人愁去。
奔馳離亂日,吾子未忘憂。風渡千山樹,云拖萬里舟。白頭親欲老,黃葉客悲秋。我亦感時者,還將升斗求。
行行悲客子,野樹夕陽親。雁掠錢塘月,鶯啼吳苑春。海天滯歸棹,煙雨話征人。諸弟風塵隔,優游能樂貧。
秋高鎖院覺深沉,
時共諸賢探鄧椅。
常恐驊騮空過目,
敢言桃李欲成陰。
研經辛苦看華鬢,
報國文章本素心。
藻鑒高懸逢永叔,
遙知玉樹自森森。
拔宅翛然上碧虛,
神仙豈亦愛吾廬。
重門不改云山色,
古殿猶存劫火馀。
翠木蕭森高蔽日,
黃冠貧窶自畦蔬。
殘年安得長來此,
一椀松肪讀隱書。
絮果難圓,楊枝易老,秋又今年。少婦樓頭,征人陌上,依舊纏綿。
江南紅板橋邊。記弱態、依依可憐。過眼繁華,驚心搖落,況更烽煙。
蕙帶束奚囊,
飄然向草堂。
近窗惟藥灶,
比舍即漁莊。
細雨沾苔滑,
高云覆院涼。
幾年棲隱地,
松菊未全荒。
晨起涼潤疑秋肅,格磔軥辀叫云木。似催農父急腰鐮,村北村南麥皆熟。
屋頭場地初雨乾,柳聲拍拍兒童歡。田家未敢冀一飽,父老相呼先了官。
黃木灣前水急流,西風吹斷海門秋。
可憐盼盼才高絕,不及題詩燕子樓。
趙尉城頭數雁飛,連云宮殿掩朱扉。
炎州歲歲多芳草,從此王孫怨亦稀。
貪泉舊與石門鄰,涓滴嘗來亦愈貧。
獨怪山靈太輕薄,不分一杓故鄉人。
千載良謀何太勞,夕陽城下水滔滔。
古來難得劉弘度,十六王頭授佩刀。
偽漢花田一望秋,素馨栽罷美人愁。
閻羅法密民猶在,百粵王孫幾姓劉。
朝漢臺成千載馀,蒼蒼松柏繞階除。
蠻夷長老知天命,陸賈南來一紙書。
孫恪當年事出關,美人北去淚潸潸。
憑君莫過舒州寺,恐獻山僧碧玉環。
十千美酒泛蒲桃,一飲那知白日高。
中使夜來開鳳詔,依然沉醉鹔鹴袍。
珠江江上水連天,絳葉紛飛滿客船。
欲送王孫開祖帳,琵琶馬上覺凄然。
指庭前、翠云金雨。霏霏香滿仙宇。一清透徹渾無底,秋水也無流處。君試數。此樣襟懷,頓得乾坤住。閑情半許。聽萬物氤氳,從來形色,每向靜中覷。
琪花落,相接西池壽母。年年弦月時序。荷衣菊佩尋常事,分付兩山容與。天證取。此老平生,可向青天語。瑤卮緩舉。要見我何心,西湖萬頃,來去自鷗鷺。
九月嚴霜曉渡瀘,
征南十萬握兵符。
天垂竺國連真塞,
檄過牂牁問笮都。
象教西來傳白馬,
狼煙秋凈插雕弧。
曬經臺傍干戈地,
消劫還憑佛力無。
詩瓢茗碗一爐香,失馬真能泯激昂。
入座酒槍招客醉,插瓶花箭任蜂狂。
歸田未輯歐公錄,種樹間求郭氏方。
休道鴛湖煙水闊,天隨可許學農皇。
夢醒莊蝶,祗沒不知時,悲來誰語。三百梅花身世老,常與白鷗為侶。小技雕蟲,高才倚馬,多少驚人句。殘莎剩水,輞川煙景非故。
長憶剪燭當年,喁于互答,曾聽西窗雨。蒼狗白衣萬變,山色陰晴朝暮。玉壘浮云,金臺夕照,舉目成今古。沾襟墨淚,浩歌天問懷楚。
蕭蕭阮杖猶存,得錢便覺余杭姥。茂陵芳草,聯翩裘馬,今成塵土。欲稱情懷,鄒枚捧硯,美人歌舞。自蓬萊清淺,新愁隔斷,空留下,對床雨。
兄弟二三零落,各匆匆、漁樵為伍。霜花布帽,杜家詩瘦,逢春更苦。青山無恙,尚堪行樂,莫嫌豺虎。徵往事、古屋燈昏,閑數盡,城頭鼓。
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環繞折殘枝。自然今日人心別,未必秋香一夜衰。無閑事,即芳期。菊花須插滿頭歸。宜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送落暉。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
石山之內,綠野夾江。石山之外,飛沙走黃。石山之旁,一千三百里疆,尼祿直瀉萬里長。
一瀆無枝流,逆行力最強。秋冬泛田濕,淤泥長禾秧。民廬皆臨流,耕夫邇水鄉。距江稍遠者,棄壤沙堆罔。近江作層閘,時泄蓄坡塘。
貧者石窟中,壑谷如室藏。富者石為屋,棟宇及階墻。床幾與盤桌,一一擇石良。刻文雕像畫,傳古多精良。宮廟六千年,至今完而藏。楹壁石數尺,高逾百尺量。六七金字陵,蒼蒼摩天揚。
偉大尤可驚,豈止文明破大荒。皆因山盡石,又以野夾江。萬國文野由地形,順受其正難飛揚。師尊菲薄空擾擾,蹙踏全球非昧茫。狹長與地豈能守,后永奴降難自強。
吁咩人事由地形,畔援歆羨吾欲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