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謝敬德麥敬存二主司口號(同為東平鄉試考官)
半生跋涉每獨往,今得兩公皆俊才。對榻聯鑣已經夕,如何繡口未曾開。
半生跋涉每獨往,今得兩公皆俊才。對榻聯鑣已經夕,如何繡口未曾開。
竟日百余里,相逢三數家。
平崗盡茅葦,沃壤舊桑蔴。
短樹巢歸燕,荒城宿亂鴉。
興亡誰與問,馬首夕陽斜。
濃寫花枝淡寫梢,鱗皴老干墨微焦。
筆頭三踢攢成瓣,珠暈一圓工點椒。
粧綴蜂須擬笑靨,穩拖鼠尾施長條。
盡吹花側風初急,猶帶枝頭雪未消。
松竹襯時明掩映,水波浮處見飄飖。
黃昏時候朦朧月,清淺溪山長短橋。
閙里相挨如有意,靜中背立似無聊。
筆端的皪明非畫,軸上縱橫不是描。
頓覺坐來春盎盎,因思行過雨瀟瀟。
從頭總是湯楊法,拚下工夫豈一朝。
出門三十里平原,仰止高山禮甚專。
烈日秋霜千祀后,寒煙荒草兩塋前。
一瞻文獻生何晚,三嘆奸邪死不先。
臣也不忠宜共戒,烝嘗何惜更加籩。
疇昔風云共壯游,笑吳夏口蜀江油。
我猶乘險凜孤注,君早得閑先幾籌。
目底阿蒙元齷齪,膝間文度盡風流。
個中妙理誰能會,且向平原喚督郵。
壯年游戲寶峰傍,夢覺黃粱鬢盡霜。
舊俗幾家罹變故,遠人千里嘆清揚。
酆南松槚煩君訪,劍北榛蕪動客傷。
頼有柳州詩喚起,莫言安頓便思鄉。
睡覺簷牙月一鉤,適閑真不愿封侯。
病多藥裹長為侶,靜著爐薰轉更幽。
席上眼明梅破臘,霜余珍重菊經秋。
從茲可向家居否,強半經年在客舟。
老樹憑高看,幽禽向靜聽。
霜輕冬意薄,日正午陰停。
榻側從他鼾,江頭自獨醒。
居然山是似,環顧等繁星。
堯山舉目見于墻,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畫屏羅偉觀,兩詩銀筆冠當場。
沙平鷺立秋無盡,月冷烏啼夜未央。
有客憑闌共清話,逍遙何異白云鄉。
未晚僮先臥,無聊自展衾。
一燈愁里夢,數首客中吟。
隣舍誰歌曲,譙更遠送音。
秋風催素發,憔悴滿華簪。
歲事今其暮,而多悵惋心。
功名一成否,身世幾浮沉。
荄甲四墻在,根株百蠹侵。
白云飛處遠,東望動微吟。
溟溟復靄靄,極望欲無涯。
村遠如相合,天底若四垂。
櫓聲因濕小,塔影被云欺。
不但長煙雨,陰晴有間時。
厥聞忠孝者,所出同一源。子于所親孝,移忠理必然。親賢亦子訓,忠節貴兩全。殺身能成仁,揚名斯永延。是亦孝所在,豈但知色難。
嘻其叔世風,本末嗟倒懸。若曰能養耳,食美衣華鮮。茍求胡弗至,側媚諂笑肩。彼其良自多,喟嘆達者觀。
向來歐陽公,拓落夷陵年。夫人告之公,淡泊吾所安。慎毋為險變,守節當彌堅。卓哉名母訓,紀歷伊誰傳。
恭惟奉常君,矢心直似弦。立朝幾抗論,凜凜高回天。力蘇憒憒徒,若障狂瀾川。人知君守固,當識君母賢。
想其勉勵時,諄勤誨膝邊。怡愉一領解,心注靡變遷。升而高為天,下而沉為淵。但知慈訓在,此外浮云焉。
茲來從吏隠,斲屋新數椽。曲檻花葳蕤,虛窗月嬋娟。雅意寓一賦,懦立貪以廉。
我誦順親記,有淚如迸泉。我貧母亦老,苒苒發已宣。家徒空四壁,簞笥笑且便。惟虞官箴曠,勿以溫飽牽。
澤深百川赴,火明斯聚蟬。投君以臭味,君子毋棄捐。
使星一點壽星邊,惠我三湘兩閱年。
既付龜符還楚壘,便持犀節上堯天。
何參接踵新規在,僑札論心舊識然。
入對丹墀訪南事,細陳霜頰障蠻煙。
自聯班序簡宸聰,廊廟江湖一節同。
百世幾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風。
得莘渭上康時策,有伊洛間傳道功。
早晚為霖洗炎熱,蒼生俱出炭爐中。
靖節高風去千載,至今遺響在平塘。
洗耳洗心甘綠野,濯纓濯足付滄浪。
松間月色詩千首,竹里棋聲酒幾觴。
正受全歸無一欠,未為公憾為時傷。